当前位置:小说BT吧>科幻灵异>木匠王爷> 第393章 朱勔采办花石纲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93章 朱勔采办花石纲(1 / 2)

木匠王爷 飘云千里 更新时间 2021-09-10

 堂堂大宋天子不惜九五之尊,留恋于青楼,毕竟不是什么光彩之事。这个时候的赵佶多少还是有点羞耻新,不过后来去金国打猎后,他连羞耻心都没有了。赵佶小心翼翼,生怕被他人发现。其实多数朝臣对此都心知肚明,但却不敢过问,致使赵佶更加放荡。</p>

秘书省正字曹辅曾经挺身而出,上疏规谏赵佶爱惜龙体,以免贻笑后人。赵佶听后,勃然大怒,立即命王黼等人处理此事。这些人自然领会赵佶的意思,以曹辅诬蔑天子之罪论处,赵佶当即将曹辅发配郴州。</p>

赵佶当皇帝之前,结交了一批和他臭味相投的朋友。他的挚友王诜,娶英宗女儿魏国大长公主,被封为驸马都尉。但是王诜为人放荡,行为极不检点。虽然公主温柔贤淑,尽心侍奉公婆,而王诜却偏偏宠爱小妾,她们多次顶撞公主。神宗为此曾两次将王诜贬官,但他却不思悔改,甚至在公主生病的时候,他还当着公主面与小妾寻欢作乐。</p>

此人品行恶劣,却是赵佶的坐上宾。他们经常一起光顾京城内有名的青楼——撷芳楼。王诜藏有名画《蜀葵图》,但只有其中的半幅。他时常在赵佶面前提及此事,遗憾之情,溢于言表。赵佶便记在心上,派人四处寻访,终于找到了另外半幅画,就把王诜手中的那半幅也要了过去。王诜以为酷爱书画的赵佶要收藏这幅画,哪知赵佶却将两半幅画裱成一幅完整的画送给了他,由此可见,二人关系之深。</p>

赵佶对王诜如此大方,王诜自然投桃报李。有一次,赵佶在皇宫遇到王诜,恰巧因为忘带篦子,便向王诜借篦子梳头。王诜把篦子递给他。赵佶见王诜的篦子做得极为精美,爱不释手,直夸篦子新奇可爱。王诜不失时机地说道:“近日我做了两副篦子,有一副尚未用过。过一会,我就派人给你送过去。”当晚,王诜就差府中小吏高俅给赵佶送篦子。</p>

高俅到赵佶府中的时候,正好赵佶在蹴鞠,他就在旁边观看等候。赵佶善于踢蹴鞠,而高俅早年便是街头踢蹴鞠的行家,也精于此技。高俅见到赵佶踢得好时,高俅大声喝彩。赵佶便招呼高俅对踢。高俅使出浑身解数,陪赵佶踢球。赵佶玩得非常尽兴,吩咐仆人向王诜传话,说要将篦子和送篦子的小吏一同留下。高俅日益受到赵佶的宠幸。后来,有仆人跟赵佶讨赏,他居然说道:“你们有他那样的脚吗?”</p>

赵佶十七岁成婚,娶了德州刺史王藻之女。他即位之后,册封王氏为皇后。王皇后相貌平平,生性俭约。但是她不会取悦于赵佶,因此虽然是正宫,并不得宠。赵佶最宠幸的是郑、王两位贵妃。这两人本里是向太后宫中的押班,生得眉清目秀,又伶牙俐齿。赵佶还是藩王的时候,每次到慈德宫来请安,向太后总是命郑、王二人陪侍。</p>

这两人小心谨慎,又善于奉承,深得赵佶好感。向太后有所觉察,于是在赵佶即位后,便把二人赐给了他。赵佶</p>

如愿以偿,甚为欢喜。郑氏不仅姿色出众,而且还能帮赵佶处理奏章。因此,赵佶更加偏爱郑氏。他多次赐给郑氏情词艳曲,还传出了皇宫。</p>

王皇后去世,赵佶就册封郑氏为皇后。 除了郑、王二氏之外,受宠爱的还有二刘贵妃、乔贵妃、韦贵妃等人。刘贵妃,出身寒微,却长得花容月貌。她一入宫,就得到赵佶宠幸,由才人连升七级,成了贵妃。然而,她升贵妃后不就死了。</p>

刘贵妃曾亲手在庭院中种植了几株芭蕉,当时她说道:“等这些芭蕉长大,恐怕我也看不着了。”在旁的侍从闻听此言,慌忙上奏赵佶,赵佶并不在意。谁知过了两天,刘贵妃病重。等赵佶去探视时,刘贵妃已经香消玉殒了。赵佶悲痛不已,特加四字谥号“明达懿文”,将其生平事迹编成诗文,令乐府谱曲奏唱。</p>

一天,赵佶召群臣进宫赴宴。酒宴中,赵佶命令内侍拿出一个玉器,对群臣说道:“朕想用此物,恐怕又有谏官进谏,说朕太过奢侈。”蔡京起身上奏道:“臣之前出使北朝,辽主曾手持玉盘玉巵,向臣夸耀,说这是石晋时的宝物,恐怕南朝没有这样的好物件。臣想番廷尚且挟此为奇,难道堂堂中国,反而不如他吗?只是因为陛下素来心怀节俭之德,微臣就不敢上陈。现在既然得到了这样好的宝物,正好奉觞上寿,哪个敢说不合适用呢?”</p>

赵佶说道:“先帝曾经建筑一个小台,谏官们就接连上奏劝阻。朕如果早早就制造了此器,恐怕人言又起,所以不便轻易展示。”蔡京答道:“事情如果合理,何必惧怕人言?古人说得好:‘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陛下富有四海,正应该玉食万方,区区酒器,何足介怀?”赵佶闻言,不禁喜笑颜开,心满意足。酣宴之后,群臣都散去,赵佶单独留下蔡京商议多时,蔡京这才告退。</p>

次日一早,宫中就传出圣旨,命朱勔领苏、杭应奉局,以及花石纲于苏州。蔡京贬居杭州的时候,途经苏州,想修建一座寺阁,需数万钱,担心无人督建。寺僧保荐了一人,姓朱名冲,是本郡人氏,朱冲出身微贱,给人家做佣工,后来做药材生意。朱冲为人强悍凶狠,因犯罪而受过鞭背之刑。</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