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庞籍生病在床,自以为病好不了,于是请夏竦给他办理后事。夏竦来看他,对他说道:“你不会死,以后还会做穷宰相,而且还长寿。这病会好的,你不要担忧。”庞籍说道:“我做了宰相,还会穷吗?”夏竦道:“在宰相这等级中,你是算穷的。”庞籍后来果然做了宰相,他晚年写诗说道:“田园贫宰相,图史富书生。”</p>
天禧三年,夏竦又调任知襄州。这一年襄州发生大饥荒,百姓开始流亡,盗贼乘机偷窃。夏竦打开公廪,向灾民放粮。同时他劝说全州的富人拿出余粟,共募集到了十余万斛,用来赈救灾民。在夏竦积极努力下,全襄州度过饥荒的百姓多达四十六万余人。巡按使姜遵将夏竦的事迹上书皇帝,皇帝赐书褒谕。民众想到夏竦的恩惠,将皇帝所赐诏书刻成石碑,永志不忘。</p>
天圣元年,赵祯即位,升夏竦为户部郎中。夏竦知洪州时,当地崇尚鬼神,有很多巫人蛊惑百姓。夏竦了解情况后,加以取缔,将洪州巫师 一千九百多户勒令改归农业和攻习针灸方脉,收缴的神像、符箓、神仗、魂巾、魄帽、钟、角、刀、笏、沙罗一万余件,全部焚毁,并上疏要求下令严禁,以革妖风。</p>
刘太后临朝称制数年,事无大小,都由她裁决。虽然她颇能任贤去邪,张旻不免有心专擅。一日,参政鲁宗道觐见刘太后。这鲁道宗字贯之,上亳州人。鲁宗道很小就失去了父母,寄住在外婆家。他靠勤奋学习考上进士,在多处任过地方官。</p>
在海盐任县令的时候,原来有港道直通海边。后来被淤塞了,多年没人管理。鲁宗道发动百姓疏浚治理,人们把它叫做鲁公浦。为了听取意见,天禧年间,朝廷设置了专职的谏官。鲁宗道以优异的成绩,被考核任命为第一批专职谏官。上任之初,他就对谏章要由其他部门转奏,以及只许书面上奏而不许当面给皇帝提意见的陈规提出批评,形成谏章可以直送皇帝和允许当面向皇帝提意见的新规定。</p>
他认为,地方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老百姓处境的好坏,当时仅凭书面考试成绩任命的办法无从真正了解一个人的素质如何。历史上汉宣帝任命刺史一类的地方大员时,要亲自找他们谈话考核。现在即使皇帝没有时间亲自考核,也应该让宰相把他们找到中书堂谈话,当面考核看看究竟能不能用。吏部任命县令一类官职时,也应照此办理。以便让老百姓有个好一点的父母官。这个意见,得到了皇帝的采纳。</p>
鲁宗道认真履行职责,但时间一久,赵恒对他也感到厌烦,经常对他提的意见采取敷衍的态度。鲁宗道当面说道:“您用我如果只为了一个纳谏的虚名,那么我耻于白白拿着国家的俸禄,请把我的官职免掉。” 赵恒对他安慰和解释了很久,隔了些日子又在墙上写了“鲁直”二字,意思鲁宗道是一个忠直之人。</p>
刘</p>
太后听说鲁宗道忠诚老实,找了个由头将鲁宗道任命为参知政事。但是鲁宗道并不因刘太后对自己有提拔之恩,便对她唯唯诺诺。刘太后是一个有才能的女强人,和唐代的武则天很相似,一些拍马屁的人就极力怂恿她学武则天,来个“临朝称制”或干脆当女皇帝。</p>
刘太后于是在朝堂上问鲁宗道:“唐代的武则天是个什么样的人啊?” 鲁宗道知道太后的心意,急忙上奏道:“武后实在是唐室的罪人。”太后又问这是什么缘故?鲁宗道奏道:“幽禁少主,改变国号,几乎危及社稷,难道还不能称为罪人吗?”刘太后听了,默然不语。</p>
内侍方仲弓请求立刘氏七庙,太后召问辅臣。大家还没有发言,鲁宗道出班奏道:“天无二日,民无二王。刘氏如果立七庙,那么把皇帝置于何地?”太后为之改容,于是将此议搁置。两宫同去慈孝寺,太后乘辇要先走。鲁宗道上前挽住,抗言道:“夫死从子,古有常理。太后母仪天下,不可以乱行,以致于贻讥后世。”他话音未落,太后即命停辇,等皇帝车驾先行,再跟着过去。</p>
鲁宗道对权贵及其子弟也不买账。掌握军权的枢密使曹利用,持宠骄横,气焰熏天,鲁宗道却经常让他在皇帝面前下不了台。宋时由于重文轻武,贵族子弟大多以读书研究的名义到馆阁挂名混事。鲁宗道却说道:“馆阁是培育天下英才的地方,纨绔子弟们仅仅依靠祖上的功劳就可以待在这里吗?”为此,有人把他叫做“鱼头参政”。除了“鲁”字上面是个“鱼”头以外,意思指他像一个鱼头那样,卡在人的喉咙里让他不舒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