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王彦章这个对手,李存勖还是比较欣赏和尊重的。听说他被捉住,便亲自过来看望。见到因为伤重而躺在病床上的老将,李存勖笑问道:“你以前说我是只知道斗鸡溜狗的小儿,今天却落到我手里,该心服了吧?”</p>
王彦章没有回答,李存勖又问道:“你也是一员名将,为什么不退守兖州呢?中都又没有城墙,你靠什么坚守?”王彦章叹了口气,答非所问地回了一句:“天命已去,还有什么好说的。”李存勖不胜嘘唏,派御医给王彦章治疗,同时派人劝降。</p>
王彦章答道:“我本是一介平民,受梁朝皇帝的大恩,位列上将。和你们血战长达十五年,如今兵败力穷,死是份内之事。就算唐朝皇帝开恩不杀我,我又有何面目再去见天下人?难道早上还是梁朝的大将,晚上就成唐朝的臣子?这种没有骨气的事,我可做不出来!”</p>
劝降失败,李存勖觉得应该是人没选对。正好身旁有李嗣源,同王彦章一样,都身经百战,都是天下闻名的勇将,年</p>
岁也差不多,可能有共同语言。于是李存勖吩咐李嗣源:你去帮我劝他投降。</p>
不想王彦章一见到李嗣源,就很不礼貌地喊他的小名:“你就是邈佶烈吧?你以为我是苟且偷生的人吗?”李嗣源自然很不高兴,看王彦章也不像会投降的样子,就转身离开了。</p>
李嗣源离开,是去参加李存勖举行的庆功宴。在宴席上,李存勖亲自给李嗣源敬酒,赞道:“这次中都告捷,就数你和郭崇韬的功劳最大。要是当时听了李绍宏的话,咱们一切都没了。”</p>
接着李存勖转过身来,对众将说道:“以前我所担心的,只有一个王彦章。如今他被我们捉住了,这是天意要灭梁!现在段凝仍滞留河北,我军接下来该怎么做,想听听诸位的意见。”</p>
这时,又有人提出了一个非常保守方案:“虽然传言说汴梁没什么防备,但传言是真是假谁也不敢保证。现在梁朝东边各镇的军队被集结在段凝那里,只留下了大量的空城。如果以陛下的天威相临,这些城池必然望风而降!所以不如先挥师向东,夺取梁朝这些虚弱的东边各镇,一直到海边。如此这样一来,我们在河南的地盘就会稳固,后顾无忧。然后,我军再等待合适的战机,西进攻梁。这样做,可保万无一失!”</p>
这个计划确实比较稳,成功率很高。一但成功,无疑也是一个很大的胜利。不过,它不能成为一个彻底的胜利。按这一方案行事,后梁将有足够多的时间,调集重兵保卫汴梁,两家的战争也就有可能继续旷日持久地进行下去。</p>
因此,极力主张速战速决的康延孝坚决反对这一建议。他提出应该按原计划迅速进攻汴梁,不能节外生枝。如果耽搁了时间,就贻误了这千载难逢的战机!</p>
</p>
身为席间众将第一人,李嗣源完全支持康延孝。他说道:“兵贵神速,现在王彦章被擒,段凝肯定还不知道。就算有人飞马向其急报,核实也得要三天时间。纵然他准确判断出我军的动向,马上回师南下,救援汴梁。他也会因为受到‘护驾水’的阻拦,只能绕道滑州白马渡过河。几万大军光是过河所需要的渡船,就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凑齐的。</p>
而我军距离汴梁已经不远,且沿途平坦,没有任何山川险阻。大军就是排成庞大的方阵,都可以肆意横行。我军如果昼夜兼程,最多三天就可以抵达汴梁。等不到段凝大军过河,朱友贞就已经被我们抓住了!康延孝说得很对,如果要规避风险,陛下可率大军在后面徐徐跟进,让老臣带一千精骑在前面打先锋!”</p>
李存勖大喜,那就按李嗣源说的办。命令下达,唐军将士欢呼雷动,纷纷请求担当先锋。显现出了他们对战局的乐观,人人充满了必胜的信心。就在十月四日当晚,李嗣源率领着精锐的先锋部队,从中都出发,杀向汴梁!</p>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