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立鼎1894> 第四七八章 未雨绸缪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七八章 未雨绸缪(2 / 2)

立鼎1894 鲁东道夫 更新时间 2021-08-26

nbsp;nbsp;nbsp;nbsp;网络上怎么吵吵“三等少民四等汉”都无关大局,但真要是在现实中以实际行动搞出明显差别,哪怕仅仅是站在相对公平立场上去宣扬汉民族,这也必将会触动某些敏感的神经。到时候,一场泼天风雨不可避免!

nbsp;nbsp;nbsp;nbsp;而杨家,偏偏又是那种宁折不弯的性子,他们硬扛着不低头,又不能釜底抽薪的把他们整垮了——之前某位大佬不就试过了么?结果并没有什么卵用。

nbsp;nbsp;nbsp;nbsp;如此一来,被顶到风口浪尖的杨氏掀起巨大动荡,最终结果必然是两败俱伤。整个国家和民族,都可能为此付出莫大的代价!

nbsp;nbsp;nbsp;nbsp;“怎么会摊上这种事儿?”薛晴捂着脑袋叫起来,有点后悔一时冲动就跑去相亲了,早知道不搭理那茬儿,也沾染不上这麻烦。

nbsp;nbsp;nbsp;nbsp;道士六叔手捻胡须,语重心长的道:“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你既然碰上了,迎难而上也就是了。咱们道家人遇事做事,不回避不畏惧。再说这事儿也不见得就能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我看那杨家人,也是有大智慧的。”

nbsp;nbsp;nbsp;nbsp;薛晴冲他猛翻白眼,没好气的道:“你们早就算计清楚了对吧?哼,果然一个个老奸巨猾的。先说好了,我不保证最后结果如何。”

nbsp;nbsp;nbsp;nbsp;几个人纷纷面露喜色:“你只管顺其自然就好,最终到什么程度,反正我们也只是要把握大势,未雨绸缪。”

nbsp;nbsp;nbsp;nbsp;归根到底,他们这一派的人是不可能去跟儒家一般的主动搅合,提前打压杨氏或者干预破坏什么的。都不会做。抓住了发展趋势,早早做好应变准备,便也足够。真到了天下大乱不可收拾的时候,自然有大英雄出来力挽狂澜。

nbsp;nbsp;nbsp;nbsp;费了老大的劲儿,总算是把事情掰扯清楚了。道士六叔仍然不忘了他那点儿口舌之欲:“我说小晴啊!下回见了杨家小子,别忘了弄点茶叶。”

nbsp;nbsp;nbsp;nbsp;满屋子人齐齐冲他瞪眼,只不过再怎么犀利的目光,也无法洞穿铁打的脸皮。

nbsp;nbsp;nbsp;nbsp;杨浩并不知道自己一家子做点事儿,居然可能造成那么大的后果。在那一场风波基本平息之后,老一辈四个人都对本世界的事情彻底心灰意懒。宁可呆在乙位面老死,也不愿意回来看那些人的虚伪嘴脸。

nbsp;nbsp;nbsp;nbsp;于是只剩下杨海心操持商业上的事务,重新接收被强行弄走的企业,诸如造船厂、蒸汽轮机研究院,被抢占股份的各地文化城项目。被废弃的各地绿色食品基地,被扣押的远洋货轮,被查封的物资仓库,等等等等。许多的资产被强行变更所有权,又因为趁火打劫者纷纷倒台落马,其他势力趁机下黑手,强占着不大算归还,或者打乱了账目拖着不给办理。

nbsp;nbsp;nbsp;nbsp;这些糟心的事儿。每一样都会引发连续多少年的扯皮官司。如果是弱势一点的人,多半只能自认倒霉。

nbsp;nbsp;nbsp;nbsp;杨海心却不一样,她雇佣的那个超级**律顾问团还没解散了。花了上千万美元的代价难道只是用来吓唬人?当然不可能。

nbsp;nbsp;nbsp;nbsp;于是乎,这个顾问团全面行动起来,临时聘请了数以百计的律师班子,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轰轰烈烈的诉讼,把敢于硬顶着不办或者打算私吞的某些人,毫不客气的告上法庭。

nbsp;nbsp;nbsp;nbsp;这等于是在打很多人的脸啊!放在以前。绝对会引起“公愤”,继而被联手镇压的。

nbsp;nbsp;nbsp;nbsp;但现在。上头许多的大老虎(www.shuxie8.com)自顾不暇,下边的苍蝇干哼哼也无济于事。这些狗屁倒灶的事儿非常磨人。杨海心却玩的不亦乐乎。

nbsp;nbsp;nbsp;nbsp;杨浩的败家行为告一段落,那条象征着巅峰境界的重型巡洋舰,在最危急的关头被弄到了海军去,虽然暂时保住了,但想要回来却相当的困难。指望他们给钱?那不知道要猴年马月。

nbsp;nbsp;nbsp;nbsp;一气之下,他决定把那条战舰给拆了武装,改成一条独特的豪华游轮。不好跟海军撕破脸皮,只能慢腾腾的跟他们费嘴皮子扯淡。

nbsp;nbsp;nbsp;nbsp;于是空出太多的时间,他便专心督促重修《明史》的事情。

nbsp;nbsp;nbsp;nbsp;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引发业界和网路上的大面积轰动,然而许多人非常默(www.19mh.com)契的,不在任何纸媒体或电视上宣传。各大门户网站也没有详细的报道,仿佛这事儿还不如某位明星被拍到一张模糊不清的照片。

nbsp;nbsp;nbsp;nbsp;不过在许多军事论坛、历史论坛和交流群组之中,这一消息堪称惊天动地。在现实中大量业界人士的私下聚会里,也屡屡被提起,只不过评论的口吻和表情,是截然相反的。

nbsp;nbsp;nbsp;nbsp;杨浩不光是给钱而已,他同时还公布了一篇巨长的资料目录。打印出来,足足能装订成一本书的珍惜资料,都是来自乙位面的日本、朝鲜、东南亚,乃至清宫存档和西洋各国的见闻记录之类。而被抢救出来的六千册《永乐大典》,也将陆续公开为此百年不遇之壮举增添颜色。

nbsp;nbsp;nbsp;nbsp;修史的编纂小组成员之中,那些皓首穷经的老夫子老学究数量并不多,杨浩嫌他们要么屁股不正,要么思维僵化,要么坚持要以辩证唯物史观来批判,生恐弄出一部满目全非的四不像。故而仅仅是邀请了许多位口碑还算不错的老教授,组成顾问团随时咨询。主力军骨干成员,则选择四十岁以下的青壮年。他们的思维开阔,用于任事,并且年富力强,正需要通过独特的学术研究弄起职称,撰写大量论文来支撑学术资本。

nbsp;nbsp;nbsp;nbsp;这样的组成力量自然不免受人诟病。别看那些老家伙们一个个生怕沾边受影响,纷纷敬而远之,你当真不请他的话,却会因此而感到非常不悦,站在外场各种酸话连篇。

nbsp;nbsp;nbsp;nbsp;杨浩当然不为所动。他有天下独一份的资料打底,在精心编纂成丛书后,一套套的印发并推向市场,自然能在相当长时间里维持住热度。

nbsp;nbsp;nbsp;nbsp;要说打嘴仗的活儿,甚至都不用他出马,网络上有的是人为了那些珍贵资料,跳出来勇敢充当先锋大将。就算为了看一眼半套《永乐大典》,能赢得去杨氏藏书馆阅读原版典籍的门票,那都使出浑身解数来跟老夫子们斗智斗勇。

nbsp;nbsp;nbsp;nbsp;所以说薛晴家的长辈们并非无谓的担忧,杨浩拿着乙位面弄来的资料,近乎无限的资金力量,组建起来的编纂队伍,比修撰《清史》的国家队都大了好几倍!他那异常明确的民族倾向,很是让许多人担忧——当然了,这些人绝对不担心铺天盖地的辫子戏、康乾盛世的吹捧,因为现实中连会说满语的老百姓都找不出几个来。

nbsp;nbsp;nbsp;nbsp;但大汉族主义抬头的话,却可能引发一系列的麻烦。最直接的问题,关于三十年前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到底有没有错误,这个争论会弄出许多不好听的说法来,严重破坏民族团结!

nbsp;nbsp;nbsp;nbsp;于是在不久之后,又一次针对杨氏的阴谋涌动起来!(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