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立鼎1894> 第一六六章 进退两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六六章 进退两难(2 / 2)

立鼎1894 鲁东道夫 更新时间 2021-08-26

后世许多专家考证,日本人自己没有任何把握,指挥官包括第五师团野津道贯将在内,都声称要战死在平壤城下。以此来认定日军没有任何的把握。

但这些人却忽略了一件事,日军的排兵布阵,却一点看不出丝毫没信心的迹象。他们在许多部队还没到位的情况下,采取的居然是分进合击!

这种在国历史上许多次被人诟病,也多次导致惨败的战术,用在高丽这等山川遍(www.biquwu.cn)布的地形。简直跟找死没什么区别。从汉城往北到平壤的短短几百里路程。任何一条道路。都需要跨越至少三条以上的宽阔江河。

日本并不确定清军是不是会沿途设防,卡住每一处要道。他们的情报人员早在八月底就撤走,也不清楚河边上是不是能找到船。至于临时架桥?那是在开玩笑。

就是如此情况下,他们却拟定了极其大胆的计划。

大岛义昌的先遣队三千多人,还要兵分两路的分头进攻正面战场。若非杨浩提前卡在了洞仙岭,在占领黄州之后,他就要分头进击。

第十混成旅团组成的朔宁支队,则从路连续跨越多道险阻。迂回到平壤的东南部进击。同样的,他们还要兵分两路!

从元山登陆的支队,则径直插向清军的后路,去截断他们的退路。明一开始,日军其实就认为他们有把握战胜强大的清军。要知道,远山支队总数多达四千七百人!占整个进攻计划总兵力的近三分之一!

而野津贯道将自己率领的本部五千四百余人,跟随第九混成旅团到达黄州后,还会分兵!

这么一算,他们起码要分成三波、六股的阵势,去包围平壤。

在19世纪末。无线电才刚刚发明,还没有应用到战争。这多股日军分进合击。彼此之间只有八月底拟定的作战计划可以参照。剩下的,就只能靠各路部队自己的素质。在长达半个月的时间里,他们之间没有联系。

试想一下,如此糟糕的条件,他们却采取如此大胆的战术,这叫没有把握?这叫没有信心?

基于各种资料的分析,杨浩一点也不敢马虎(www.shuxie8.com)。他瞅准了日军的狂妄和不可避免的漏洞,提前卡在洞仙岭、舍人关,利用先进的装备突然下黑手。一天一夜的战果,堪称辉煌。己方的伤亡,几乎忽略不计。

即便如此,他仍然不敢掉以轻心。本着料敌从宽的原则,做好充分的战斗准备。

结果没想到,白等了半天!

凌晨前的时光是最难捱的。就算他和一连的战士都充分休息了,在四五点钟时,依然会犯困。

九月的高丽天气已经转冷,山风一吹湿漉漉的,让人忍不住打冷战。

约到了这时候,杨浩和士兵们越紧张兮兮的。结果一直到天光大亮,下头一点动静都没有!

他不知道,之前的接二连三重击,已经快打垮了这支日军先遣队的士气。

日军真正凝聚起那种疯狂不要命的气质,其实还要到1904年,乃木希典一次性干掉五万精锐后,确定精神万能,可以战胜钢铁柞药。

现在的日军,还没有连续战胜两个大国后培养出的骄狂自信,一天之内损失近半,他们没崩溃就算很了不起了。

至少英国观察员们,就是这么看的。

迎着上午的淡淡雾气,杨浩狠狠伸个懒腰,顺着战壕从头到尾溜达一圈儿,最后回到山腰指挥部。

几名主要军官都已经到来,嘴里啃着压缩饼干,喝着热腾腾的肉汤,声讨论情况。

杨浩提鼻子一闻,满是午餐肉的味道,登时胃口大倒。为了表现官兵平等,这几个月他跟着吃了太多,作为现代人,早都被吃伤了。

不过他没表现出来,笑呵呵的道:“战士们的情绪都还不错。不过咱们的弹药消耗,已经超出预期二分之一,如果日军再这么强攻的话,固然可以消灭掉他们,后面的计划,却要大受影响。”

他们原来的计划,是打伤、拖住日军,主要给部队积累阵地防御作战经验,而不是把自己弄成打击日军的主力。以一个营战兵对付人家一个师团,杨浩没疯狂到那程度。

不过其他人的想法,显然他更激进,丁惟汾难掩兴奋的道:“或者我们可以更进一步,歼灭当前日军,彻底破掉他们的进攻计划!”(未完待续……)

ps:ps:感谢书友大智若驴、南方的过客月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