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第一天的招募会就已经完成了招募的计划,但第二天,康有为等人仍然坚持在吉安广场进行人才续招,这是林海所作的要求。这样做有两个好处,第一、可以再捡一捡漏网之鱼,毕竟很可能有的人才因为某些原因错过了第一天的**;第二、这次的公开招募会造成的社会影响力很大,招募会持续的时间可以长一点,以便迅速提高报纸的名气。
和首日比起来,次日的招募会现场人略少了一些,但用人山人海来形容仍然不过分。
林海站在广场正中,他的身边围绕着七八个新招募的记者,包括鉴湖女侠秋瑾同志,这些人都好奇的看着林海摆弄身前的一台三脚相机。这台相机的外形和电视里经常看到的那种最古老的相机很相似。林海把脑袋伸进暗箱中,用黑布挡住阳光,推动笨重的相机在广场上缓缓移动,以获取适合的摄影角度。
这台相机是他从盛宣怀家借来的,正是因为林海同志用这台相机拍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张新闻照片,使这台相机在史册上留下了名字。
将《中华日报》的**会作为一条新闻来报道,是受到《泰晤士报》记者莫里斯的影响,老莫为报道北洋水师会演而来到天津,并在招募会首日拍了不少照片,还对林海做了一个简短的访问。林海觉得自己的报纸也应该这样做。
林海一边操作着相机拍照,一边向记者们讲解照相的技巧。其实这种古董级装备他也用不好,后世都用数码相机。不过比这些从没有接触过相机的人,林海简直就是教授级的。
操作技巧讲完以后,林海把相机推向秋瑾,说道:“秋记者,你组织大家实践一下,每个人都必须学会使用相机,这个东西是我们记者最紧密的伙伴,最重要的武器。”
“是,老板。”秋瑾说完,将其他记者叫到身边,自己第一个钻进了暗箱,过了一会儿完成了拍摄,换了一个男人接过机器进行拍摄。
林海站在一边观看记者们的操作,有时指点几句。片刻后,光绪带着翁同龢和蔡元培从远处走了过来。两个寒暄了几句,光绪说:“昨日的招募会应募者如潮,难道徐兄还没有招募到足够的人才么?”
林海笑道:“人才哪能嫌多呢?”
光绪说:“我这里有一个优秀的人才,可在贵报做一个编辑,不知徐兄能不能收下?”
林海笑道:“尹兄介绍的人,我当然是欢迎至极。”
光绪唤了一声:“蔡元培。”蔡元培跨上一步,站在他身侧。
“徐兄,此人名叫蔡元培,才学极好,在《中华日报》做一个编辑想来能够胜任……徐兄?”最后的“徐兄”两个字加大了声音,光绪发现林海一脸惊愕的看着蔡元培,对自己的话似乎根本没有听进去。
林海啊了一声,从惊讶中醒过来,问道:“尹兄刚才说什么?”
光绪微微叹了一口气,说道:“我观徐兄视蔡元培的眼神不像视陌生之人,莫非徐兄认识蔡元培?”
“不认识。”林海呵呵一笑:“只是蔡先生名气大得很啊,突然出现在眼前,令人有些意外。”
林海感到意外,蔡元培同样感到意外,因为他的名字只在自己的家乡大得很,徐志摩竟然知道他的名字,是他此前未曾料想到的。他甚至怀疑:莫非徐志摩认错了人?
林海对蔡元培的人生经历略有了解,知道他年轻时曾在清朝为官,于是又问道:“蔡元培先生可是在朝廷作官?应该是……是在翰林院吧?”
蔡元培确定徐志摩果然认识自己,心中不禁有些激动,看来自己真的是一个名士了,读书人对名士两个字看得是很重的。
“正是。”蔡元培连忙回答:“元培目前在翰林院供职,添为庶吉士。”
林海问:“蔡先生年纪轻轻就已经是朝廷官员,前途无量,不当官却来当编辑,令徐某费解。”
从翰林院庶吉士到报纸编辑,的确是大大退了一步,为何会做出这样的选择,蔡元培无法回答,也不敢在光绪皇帝面前冒然回答,很尴尬的愣在当场。
光绪皇帝咳了一声,说道:“是这样的,朝廷也有办报纸的想法,但经验欠缺,所以委派蔡先生到《中华日报》学习一段时间,还望徐先生不要拒绝啊。”
蔡元培自己没有回答,却是尹呈替代他作答,这反而令林海更加怀疑这件事必有蹊跷。但蔡元培不是害人之人,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所以也没有多想,就带着蔡元培到编辑的招募点,将他推荐给了康有为。
开玩笑,中华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北大校长,这样的人才送上门来岂能不要?
光绪又问林海:“徐兄,报社的办公点可选好了吗?”
“还没有选好位置。”林海答道:“办报需要用电,所以报社的选址一定要在发电厂附近。目前天津还没有发电厂,我是没得选啊。下次遇到盛大人,我得问一问他天津的发展规划,以后若建立电厂会建在哪个位置,那么报社的位置就应该大致在相同的地方。”
光绪的眉毛蹙了蹙,说道:“电厂不是一两日可以建成的,在没有供电的情况下,徐兄的报纸能够运作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