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殿下看得起在下,但小臣不能耽误了殿下,在下不过七品芝麻小官,人微言轻,为了殿下能够有更好的发展,殿下应该挑选一位德高望重的朝廷重臣当老师!”岑文本声音有些哽咽道。</p>
“呵呵…先生你多虑了,相信先生应该已经知道了孤的志向便是御极天下,但孤的劣势非常明显,现在的势力也相当薄弱,只得暗地里低调发展,以待时机,如果孤选择一位朝廷重臣当老师,自然会引起敌人的警惕,反而不美,所以…”李恪娓娓道来。</p>
岑文本沉吟半晌道:“即便如此,但殿下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有大唐第一才子之称,某怕教不了殿下什么呀?”</p>
“先生过誉了,虽然孤能写几首歪诗,但对政务、计谋等方面一窍不通,还需要先生言传身教!”李恪躬身道。</p>
岑文本满眼通红道:“殿下不嫌臣学识浅陋,臣必事必躬亲指导殿下学问。”</p>
李恪高兴道:“那先生是答应了?”</p>
李恪立马起身对岑文本施礼道:“恪见过先生。”</p>
岑文本道:“殿下无需对臣行此大礼,殿下对臣如此厚爱,臣岂有不答应之理。”</p>
见岑文本终于点头,李恪不由得喜上心来,因为这意味这位大神已经被李恪收入鼓中。</p>
接着二人之间便熟络起来,李恪对岑文本没有丝毫的隐瞒,把自己暂时放弃谋夺太子之位的想法告诉了对方,岑文本听了李恪的计划也是惊叹连连,直言李恪意志坚定、目光长远,前途不可限量。</p>
同时也认同李恪的低调发展后发制人的策略,并做出了补充。</p>
因此,二人相谈甚欢,不知不觉已忘了时间,杨宝山不得不咳嗽提醒,李恪才发现日头已高,便想向岑文本提出了告辞。</p>
岑文本知道来日方长的道理,也没有出言挽留。</p>
━┉… ●━━……━━● …</p>
八月二十四日,突厥大军攻到高陵。李世民不敢轻敌,派出自己最信任的勇将尉迟敬德,作为泾州道行军总管,抵达泾阳,防御突厥。虽然尉迟敬德在战役中取胜了,却无法阻挡突厥人前进的步伐,颉利可汗的十万雄兵像决了堤的洪水,滚滚进抵渭水河畔,直逼长安城。</p>
自隋末始,天下大乱,内战纷纷,十数年不休,以致海内疲敝,民生不宁。而就在此时,北方东·突厥却趁此良机急速壮大,契丹、室韦、吐谷浑等族尽数降于其麾下,号控弦百万。</p>
突厥可汗颉利本就是野心之辈,看着中州内乱,便想着要做那第二个拓跋道武帝,为中原之主。</p>
如今李世民初登帝位,人心未稳,正是给了颉利绝佳的良机,于是颉利趁着秋高马肥之际,联合其侄小可汗突利,率兵二十万南下叩边,直指长安。</p>
长安城外,西郊三十,渭水。</p>
如今的颉利已年过四旬,可在他过往的岁月中还从没有一日如今日这般畅意,甚至就连当初他被立为突厥可汗的那一日都是一样。</p>
十一年前,他曾随兄长始毕可汗南下雁门郡,兵围隋炀帝,逼地隋炀帝杨广固城自守,抱着小儿子赵王杨杲哭泣,四目尽肿。若非突厥北境告急,而洛阳和各郡的援军也都赶到忻口,恐怕隋炀帝便要成为突厥的阶下之囚了。</p>
那一日始毕可汗的威风颉利至今仍还历历在目,过往的那些年他也曾时常向往,希望自己也有那么一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