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科幻灵异>铁幕1925> 二零四章 北风重工(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二零四章 北风重工(7)(2 / 2)

铁幕1925 吴安平 更新时间 2021-08-02

有意思的是,从国籍上来说,这里无论技术工人,还是工程师以及科研人员,其实都是中国人。但你要看肤色、毛发、眼睛、语言,就会发现欧洲人占的比例,平均已达到四分之三,而且层次越高比例越大,两百多位最高级的科研人员中,只有十几个华人,而其中民国出身的本土华人,则只有两个。</p>

如果有可能,吴安平是想全部都用华人的,但实际这时期就算赴欧美日留学的人成百上千,学习机械专业的却寥寥无几,其中学有所成的,更是扳着一只手就能数过来。那些原来的外籍华人不说,两个本土华人,其实一个只是国内机械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另一个则是有些文化的老技工,由于早期加入陇东集团,而且平时更注重学习,这才有机会进到这里。</p>

要在这部门引进外国人,没有留居中国的决心,吴安平是坚决不收的。当然,一旦寻找到目标,为加强其决心,吴安平也是不吝提高其待遇,所以这里的无论华洋,在加入中国国籍,拿到吴安平私自印发的那个证件后,他们的待遇比在欧美原来的国家,其实还要高出两倍去。如果和他们失业后的收入水平比,那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根本没得比。</p>

当然,真正最高级的人才,就算经济环境再不好,也不太可能失业。这些欧洲人的水平其实在其原来国家,也只是居于中游,在这里享受的待遇,其实已经超出他们应得的待遇,这也是这些外国人入籍的一大原因。另外就是各国失业率都在攀升,大环境这样,有一张长期而且优厚的饭票,自然比整日汲汲于生计要强过太多。</p>

不过,不能因为他们水平相对较低,就以为北风重工的机床水准比英美德的水准差,实际恰恰相反,这里的加工水平其实比当前任何国家都要高,一些高精密机床最起码五年内,除西北外,没一个国家能生产出来,而且这种差距还会随着这些人能力的提升,一步步持续拉大,直到各国再没可能追赶上来。</p>

原因很简单,西北这边机床性能的起始点实在太高,最起码超出时代三十年。</p>

本世纪初,为加工精度更高的工件、夹具和螺纹加工工具,坐标镗床和螺纹磨床相继被创出,同时为适应汽车和轴承等工业大量生产的需要,各国又研制出各种自动机床、仿形机床、组合机床和自动生产线。现在,后世系列主要机床如车床、铣床、刨床、磨床、钻床等,已基本演化完成,可以说,机床加工已进入精密化时期。</p>

现在还没有随后,但历史已有随后。</p>

随后,应该是液压和电器元件在机床和其他机械逐渐得到应用,然后电磁阀系统将用到各种机床的自动控制上。而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数控机床和群控机床和自动线的出现,机床的发展也开始进入自动化时期。世界上第一台数控机床,是一九五一年在美国诞生的电子管数控机床,此后便向晶体管、集成电路方向过渡。</p>

吴安平最初引进西峰的机床,便是早期的集成电路数控机床,虽然是七十年代的老货,而且也不是当时最高级的产品,但性能却依旧能与早期的晶体管数控机床抗衡,相比这时代要先进至少四十到五十年。</p>

虽然有详细的操作守则,但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要学会操作这样的机床,可想而知难度有多大。吴安平特别挑选一些文化程度高,而且有机床操作经验的本土技工,百般试验及试制,才终于以这样的机床生产出了机械化机床。</p>

初期制造的机械化机床,只能满足精度不高的加工要求,但随着对数控机床越来越熟练的操作,新产出的机械化机床性能已足以和当世最先进的机床抗衡。目前,由于电子方面的人才很少,吴安平并不打算仿制更先进的电子管、晶体管等数控机床,但在机械化机床方面,却一直要求精益求精,逐渐要将性能提到历史的最高点。</p>

北风机床研究院内,都是最新生产的机械化机床,各种车床、镗床、铣床、钻床、刨床及简单的联动机床应有尽有。这些机床论性能,差不多就是同时代的最高水平,但是车床技术发展的脉络、性能提高方案及新型机床的设计构想,吴安平却提供的很多,这足够研究人员沿着必定正确的路线,向上不断攀升,就算没有足够聪明,相信也能做出不小的成就。</p>

至于那批早期的集成电路机床,却没放在长庆桥工业区,刚开始是在西峰市区,后来便被吴安平连人带机床都安置到了子午岭的军事基地。现在还在原来的四号基地,在那个士官基地内,有一个单独的区域,专门用来安置这些人和划时代的设备。</p>

而操控这些数控机床的,还是原来那批人,他们的工作就是学习再学习,试制再试制,要将机床的功效发挥到最大,并为将来西北由机械化机床向电子数控机床进军,奠定坚实的基础。随着他们的水平逐步提高,当西北最晚在明年大规模开始生产电子管,后年初步开始生产晶体管后,就可以试制电子管及晶体管机床了。</p>

当然,电子管和晶体管相关控制系统,并不需要他们来设计和制造,这方面的技术和制造设备,同样将由吴安平直接从后世拿过来用。只是到时,他们必定会是最好的机床操作人员,也可以和机床研究院的人,一起参与对电子管及晶体管数控机床的研究和改进中。</p>

似乎再搞研究没必要,但就算有更先进的机床,有合格的操作人员,只要不再从后世引进技术,这样的提升进程就会戛然而止,这自然不是吴安平希望看到的。使用可以先使用,制造可以先制造,但相关研究也要同步开展,相比其他国家,他们不但不缺各种先进理论,</p>

还有对照研究的实物,这样再没有提高,那当真该一头撞死了。</p>

吴安平他们没去机床研究院,而只是视察了加工车间。说实话,如果是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或许会更对研究院感兴趣,但包括吴安平在内,这些人其实只关注技术的实际应用,那些研究工作再有意义,在他们眼里也是分外枯燥。</p>

实际上,机床车间虽然在满负荷运转,机器轰隆隆震耳欲聋,但在这些人眼中,相比看到汽车、军车、坦克及自行火炮,还是显得很枯燥。这或许就是技术人员的悲哀,尤其是在这时代,就算最好的工程师,也只能围着一些人的指挥棒转动,而拿着指挥棒的人,很可能其实只是个棒槌。</p>

不过,有几个车间还是吸引不少关注的目光。这些车间拥有许多大型设备,例如五米以上的立式车床、十米卧式车床、十米拉床、十米卧式外圆磨床、五米滚齿机、八米龙门铣床、平面磨床等。除此外,还有附属的各种各类工艺设备,如工、卡、量、刃、模具和各种各类专业加工机床。</p>

薛笃弼和蒋百里等军政要员,之所以对这几个车间感兴趣,一来是这些大型机械加工设备,看上去实在惊人,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二来从各型机床上正在加工并逐渐成型的产品看,这明显就是各型坦克及自行火炮的配件或装甲。</p>

“狩猎者坦克、雷神自走炮原来是在这里生产的?”左纯庵看得目瞪口呆道。。.。</p>

更多到,地址</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