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长歌落日圆> 二百二十、兵败的消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二百二十、兵败的消息(1 / 2)

长歌落日圆 卜荣云 更新时间 2021-08-01

 长歌落日圆二百二十、兵败的消息下半夜,再过一个时辰,天就要亮了,赵恒被王应昌叫醒了,说工部侍郎王旦有紧急军情要向他汇报。

赵恒听说王旦求见,心里吃了一惊,难道黄河结冰了?契丹人渡过了黄河?赵恒吃了一惊,不由得一阵发冷,忙叫王旦进来。

与王旦一同来见赵恒的还有寇准,王继英。三个人神情严肃,走到赵恒面前,王旦说:“深夜打扰皇上睡觉,臣罪该万死。”

赵恒说:“你们这时候来见朕,出什么大事了?”

王旦说:“皇上,德清军被契丹人攻占了。”

赵恒大吃一惊,紧盯着王旦,半天,才说:“什么?德清军被契丹人攻占了?那他们是不是渡过黄河了?离这儿有多远?”

寇准说:“皇上不要惊慌,德清军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军州,算不了什么。”

赵恒看了看寇准,又转头看着王旦。

王旦说:“皇上,不要惊慌,契丹人没有过河。”

赵恒说:“他们在哪里?”

王旦说:“应该还在大名府,臣在澶州得知德清军兵败的消息就连夜赶来,德清军丢了,天雄军损失也不小。”

赵恒惊恐地看着王旦,说:“什么?天雄军也被打败了?契丹人攻占了大名府?”

王继英说:“不,皇上,契丹人没有攻下大名府,只是天雄军为了救德清军,中了契丹人的埋伏,损失惨重。”

赵恒绝望地说:“那大名府不是完了?”

寇准说:“皇上,别担心,大名府完不了的。”

赵恒说:“现在天雄军都被契丹人打败了,大名府还拿什么守城?”

寇准说:“所以,臣请陛下急速进军,以解大名府之围。”

赵恒的目光依次在寇准、王旦、王继英脸上扫过,说:“朕去有用吗?”

三人齐声说:“有用,当然有用。”

赵恒目露惊惶之色,说:“你们先退下,天亮再议。”

寇准说:“皇上,你不能再犹豫了。”

赵恒朝他们挥挥手,让他们退下。寇准、王旦、王继英相互看了一眼,不能再说什么,只好退出行宫。

三人回到临时枢密院,寇准对王旦说:“王大人,你就不该把这些消息告诉皇上的,尤其不该说天雄军兵败的消息。”

王旦说:“这么大的消息不告诉皇上,那是欺君。”

寇准说:“可是,你这一说,皇上又害怕了,说不定又想回去了。”

王继英说:“宰相大人,王旦说得对,军情大事不可隐瞒,让皇上知道了,早做安排。”

寇准叹道:“只怕早作安排逃跑吧。”

王旦说:“我想这倒不至于,皇上虽然胆小,但还是顾全大局的,绝不可能不经过商议就逃跑的。”

王继英说:“是啊,皇上还是一个英明的君主,寇大人放心,等天亮了,我们一同劝皇上亲征,绝不让亲征半途而废。”

寇准说:“现在,形势确实十分危急,我担心大名府不保。”

王旦说:“是啊,大名府若是陷落,必会朝局动荡,人心震恐,天子胆怯,无法亲征,这该如何是好?”

寇准说:“唯一的办法,就是尽早地请皇上兵临澶州,遏止契丹人南下之路,再汇集大军,打退契丹人。”

王继英说:“宰相大人说的是,澶州是契丹人南下的必经之路,扼住澶州,即使大名府陷落,我们还可以与之一搏。”

王旦说:“我回来的时候,路上遇到了李继隆,他正兼程赶往澶州,两日可以到达,保护澶州应该问题不大,只是大名府着实让人担心。”

寇准说:“二位大人,明天见了皇上,可不可以不说大名府的事?”

王旦,王继英互相看了看,说:“好,我们听大人的。”

赵恒见了王旦,寇准,王继英后,就再也睡不着了,兵败的消息,让他震惊。本来这一路走来,他走得战战兢兢的。昨天听到王屿击退契丹军的消息,让他很受振奋,心想契丹军真如寇准他们说的,是强弩之末了。这正是打败他们的好时机。赵恒因此还做好了亲自披挂上阵的准备,像太祖、太宗一样,纵马驰骋,挽弓射箭。飒爽英姿也是他向往的,若果真是那样,他的形象就会立刻高大起来,甚至超过他的伯父,父亲,比肩汉武、唐宗,他做了一个好梦。

但是一觉还未醒来,他的美梦就被粉碎了。德清军全军覆没,天雄军损失惨重,大名府岌岌可危。大名府若是丢失,契丹人必会乘势而来,谁还可以抵挡?

赵恒只觉得心惊肉跳,呆呆地坐着,一直坐到天亮。

侍者来给赵恒盥洗,梳妆的时候,他就像一个木偶,任人摆布,一心只想着如何离开这里,离前线远远地。

他后悔离开汴梁到这里来,后悔没有听从王钦若、陈尧叟的话,把都城迁到建业、成都去。

“现在,也不晚呀,趁现在契丹人还没过河,赶快走吧,否则,就真的来不及了。”这个声音不停地在赵恒的耳边响起。

是的,现在走,也许还来得及。赵恒这样想着。

他眼前不时地出现震塌的房子,划过天空的流星,熊熊燃烧的大火,还有明德皇太后的死,最后是契丹人的铁蹄,一浪接一浪地冲击着他,似乎要将他卷进无底的深渊里。

“不,一定要离开这里,一刻也不能停留。”一年来种种不祥之兆,反复地蹂躏着他,让他惊骇,痛苦,绝望。

景德元年,竟是这样一个天灾人祸之年,这一年,赵恒几乎没有听到一件好的消息,有的是地震、洪灾、日食、流星、造反、入侵、城毁人亡,烽烟四起,百姓流离失所。光汴梁就涌进了几十万逃难的老百姓,为这些逃亡的百姓,他曾头痛了好一阵子,搭建避乱所,建立粥棚,设立养济院。

然而,自己所做的这些,究竟是为了什么呢?想起来自己连一个老百姓都不如,灾难来了,老百姓还可以躲避,而自己必须挺身而出,迎着刀枪剑戟亲征。

想到这里,赵恒不禁苦笑。他又仿佛看到了寇准的那张脸,四四方方的,挺直的鼻梁,一双凛然直透人心的眼睛,还有一张桀骜不驯的大嘴巴,所有的这些都让赵恒脊背冒着寒气。他一眼就能看出他心里的一切,然后,轻蔑地用他那张大嘴巴把他的异想天开搅得天翻地覆,让他的想法轰然倒塌,一文不值。

洗嗽完毕,王应昌走来,说:“高大人来请示出发的命令。”

赵恒看了看王应昌,说:“不忙,去把大臣们都叫来。”

不久,众臣都来了,军帐里挤满了人。

赵恒说:“众位卿家,昨夜,王旦给朕来了一个消息,朕听了很震惊,今天,大家议一议,接下来我们究竟该怎么办?王卿家,你把消息给大家说说。”

王旦便把德清军全军覆没和天雄军受损的消息说了一遍。众臣听了无不惊骇,半晌,军帐里鸦雀无声,一片沉寂。

谏议大夫陈尧咨说:“前者,臣兄曾言,请皇上迁都成都,不知皇上考虑得怎么样了?”

陈尧咨的话一出口,立即引来一片议论之声,嘈嘈切切,嗡嗡嘤嘤,又是刮风又是下雨,差一点把营帐掀开了。

没等赵恒开口,寇准便厉声说:“臣请皇上立斩这祸国殃民的逆贼。”

陈尧咨说:“寇大人不要胡说,谁祸国殃民了,我只是为皇上着想,不想让皇上冒风险。”

王继英说:“你这不是为皇上着想,是在为你自己着想,因为你是蜀人,所以,你就劝皇上迁都成都,皇上现在正在亲征路上,你却鼓动皇上逃跑,你到底是什么居心?”

王继英的话,立即引来众人的附和,纷纷以异样的眼光看着陈尧咨。

陈尧咨急的脸红脖子粗,说:“我就是有私心,也比投敌卖国强。”

王继英盯着陈尧咨,说:“你没有脸说王继忠,王继忠虽然投降了契丹,但是,他没有卖国,他心里系着天下苍生,心里系着两国的和平,这一点皇上清楚,你的亲妹妹陈湘萍也清楚,可怜你的妹妹陈湘萍冒着生命危险去高阳关找她丈夫,她为什么要找她丈夫?如果她丈夫是一个不齿之人,她会去找他吗?倒是你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嘴里说为皇上安危着想,私底下打着自家的小算盘,那才是狼子野心,不可告人。”

陈尧咨满脸通红,眼珠子也红了,看着王继英,却张口结舌,无言以对。

寇准说:“皇上,像这样不顾大局,只谋私利的佞臣,就应该立斩。”

赵恒说:“陈卿家并没有害朕之心,他也是为社稷着想,你们不要太认真了。”

王旦说:“他就是胆小,害怕契丹人。”

陈尧咨愤然道:“谁说我怕契丹人,皇上,臣请求立即率军前往大名府,与契丹人决一死战。”

王继英冷哼一声,乜斜着陈尧咨。

陈尧咨被气得暴跳,说:“皇上,臣不是胆小懦弱之人,请让臣去大名府,不杀退契丹人,臣绝不回来。”

赵恒见陈尧咨气急,便说:“卿执意要去,那就率领永兴军前去,你的兄长陈尧叟在澶州,你去了,与他相会,朕见你脾气暴躁,凡事要听你兄长的。”

陈尧咨说:“臣记下来。”

陈尧咨辞别了赵恒,气鼓鼓地踏上了北上之路。

赵恒看了寇准一眼,寇准正盯着他,令他心里一阵慌乱,刚才陈尧咨的建议竟然落到了如此下场,谁还敢再建议迁都呢,就是赵恒自己也不敢说出口,这该怎么办呢?

赵恒一时没有注意,不知说什么才好。

就在这时,王应昌拿来一封奏折进来,呈给赵恒。

赵恒看了更加大惊失色,寇准见了忙问:“陛下,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赵恒没说什么,将奏折递给寇准,寇准见了,说:“皇上,这没什么,不就是王钦若失踪了吗?德清军,天雄军失败的消息您不是已经知道了?王钦若率领天雄军鏖战契丹军,这是王大人应该做的,为国尽忠是每一个臣子的职责,皇上不要太痛心了,况且,王大人只是失踪,很可能还活着。”

寇准说得轻描淡写,但王钦若失踪的消息还是如同一个惊天霹雳在众人之间炸响了。王钦若身为参知政事,一国的副宰相竟然战场失踪了,生不见人死不见尸,这是多么严重的事,可见,战况之惨烈,许多人被这一消息炸得晕头转向,不知如何才好。

王旦说:“皇上,现在首先要保住大名府,如果大名府有失,人心惶恐,后果不堪设想呀。”

寇准说:“所以,请皇上即刻北上,陈兵澶州,支援大名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