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登万在几个基层军官的陪同下来到了二线阵地,通过望远镜观察一线阵地方向。
“唉哟~唉哟~”
在他身边的走道上,在刚才的战斗中受伤的伤员正在被担架抬下一线阵地。
林登万只是瞧了一眼,便不忍心再看过去。在未来的中国,因为中国国力强盛,很少有这样流血的战争。只有在演习场上,见过用来表示伤亡的头盔冒烟。
越是足够强大,别人越是不敢冒犯你。受欺负的,从来都是弱者。
.
林登万别过头去,不再想这些事情。战斗还未结束呢,可不是感慨的时候。
通过望远镜观察刚刚交火过的一线阵地,只见俄军在东北军一线阵地之前留下了大量的尸体。血红色的尸体落在白雪皑皑的大地上。雪花正落在尸体上。看样子,过不了多久尸体就会被雪花掩盖。
“这些俄军步兵士气正盛啊,基本上都是死在了冲锋的路上,然后面朝地倒下,少有背部中枪的。”
正在评价俄军士气的林登万突然语气变得凛冽,用问罪的语气问起了随行军官。
“为什么俄军发起进攻的阵地上没有炮击的痕迹?如果在俄军步兵进攻的时候,你们野炮打上两轮,我军防守士兵何以导致伤亡如此惨重?”
一营长“报告长官,是您下令不要两门150炮开火的。”
“我没说那两门150,那两门重炮我部署在这里另有打算,我问的是旅属野战炮兵营!”
炮营长“报告长官,我们的火炮部署在二线阵地,根本看不到这边的情况。更别说打炮弹过来了。”
“你.....”
林登万怒不可遏。
“带我去看看你们火炮阵地。”
林登万和这些军官离开了一线阵地,在一片雪地里留下脚印后到了二线阵地,然后又在战壕里穿行。到了第二道防线的后方。
几门火炮被大大咧咧摆在地面上,用白色帆布盖住了,布上面已经覆盖了一层雪。
火炮下面被挖出了一个十几厘米的浅坑,前方用原木搭建了一个栅栏作为遮蔽物。
见了东北军的火炮阵地后林登万无言以对。现在虽然是二战之前,但是这种阵地在二战的交战模式下绝对熬不过一轮炮击。
他原来心里就隐隐约约的猜到了一些,心里觉得东北军的军事科技水平必然比不上俄军。
但让林登万没想到的是,这差的不是一点点,是天差地别。
他为了了解清楚东北军的真实情况这才来到一线,这下是求仁得仁。真看清楚东北了东北军的问题。
他回想起战争史,突然明白了。这次火炮没有对步兵支援并不是他们炮兵单位不愿意支援步兵。而是力有不逮。
“算了,炮兵革新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训练。临阵磨枪是磨不出来的,这次就这么打吧。”
林登万的话语中充满了无奈。炮兵技术的落后让林登万明白,这场战争要想取得胜利比他想象中的更难。
.
在各个小说、影视剧中,只要前线的步兵拿起无线电呼叫火力打击,用不了多久,炮弹就会在敌人的人群中爆炸。
好像战争的常识就是火炮支援不需要炮兵直接看到目标,就可以直接将炮弹发射到敌人的阵地上。
但是真实情况却不是如此。
他在现代也只是退役的参谋部人员。他是指挥专业的,有道是术业有专攻。火炮如何操作他也不清楚。
但是他也对于火炮的发展略知一二。
.
在一战前,火炮非目视射击确实很少。
东北军师从北洋,北洋军阀们的训练方式还是1895年袁世凯小站练兵时候的老一套。
即使有部分留日学习,而后回国的教官也无法给他们带来此时世界上列强操作火炮时的真本领。因为日本人不会真正手把手的,把真本事教给中国留日学习的学生。
同样,北伐军中的苏联教官,传授军事技巧也都是留一手的。
因此,此时民国时期的军队,不论是中央军,还是地方军。从北边的东北军到南方的桂系军阀。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于一战后各国发展起来的新型军事技术知之甚少。根本难以称得上是一支现代化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