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都市言情>重回1980小人物> 第373章 火箭团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73章 火箭团队(2 / 2)

重回1980小人物 天劫男 更新时间 2021-11-18

曾经声名赫赫一方的大厨,现在恐怕只能是一个配菜的小人物。</p>

可即便如此,这些大厨没有一个人抱怨。</p>

这样的交流经历在他们的人生中恐怕很难有第二次。</p>

来自全世界各地的顶级厨师,虽然大家语言不通,但是一次深层次的交流足以让人难忘终身。</p>

更何况,这些厨师已经被告知。</p>

当不需要他们做菜的时候,他们这些人同样是品尝美食的顾客。</p>

享受跟庆功宴上其他所有科研人员的家人一样的待遇。</p>

大家都可以坐在桌上尽情的享用西餐或者是日料。</p>

做了一辈子中餐,终于也可以尝尝来自国外的美食。</p>

而且还是国外最顶级的厨师烹饪的作品,这对于很多厨师来说即便不给钱也值得一去。</p>

更何况这次给出的费用顶得上他们两年的工资。</p>

即便是称霸一方的厨师,现在的工资也不过六十多块钱而已。</p>

而出这趟差,用不了一个月时间,就能得到一千多块钱。</p>

况且除了钱之外,还能吃到那么多美食跟美酒。</p>

毕竟很多东西在国内,即便有钱也未必买得到。</p>

很快,三方团队相互见了面。</p>

每个团队对于另外的两支团队,既好奇就保持着一丝微妙的敌意。</p>

毕竟即便是厨师,即便不是运动员,他们也有着天生的好胜心。</p>

即便是客场作战,即便是面对一群从来没有吃过西餐或者日料的人,这些人也表现出了足够的专业。</p>

很快,五天之后,随着最后一批科研人员的家属到位。</p>

过万人的庆功宴正式开始!</p>

此时此刻,不只是餐饮业关注,也不只是四机部在关注,大量的媒体都在争相报道。</p>

之前除了国宴之外,很少有这样的场面。</p>

如今四机部带领下的半导体产业,拥有了最辉煌的成绩,并且领先所有部委率先召开了庆功会。</p>

其他部门直到此时此刻,很多人的工资还在一点一点缓慢增长。</p>

据说因为半导体产业工人工资增长的太过于快速,刨除电子厂不算,即便是其他产业线上的工人。</p>

他们的工资也脱离了之前的等级制度,开始实行工资双轨制。</p>

之前按等级划分的工资依旧有效并且按月发放,而现在每个工人,每个月还能额外领到加班费,奖金,跟杂七杂八的补贴。</p>

这些费用加起来,比之前的工资高了有三倍。</p>

虽然跟电子厂那些动不动就过千的工资来说还是相差巨大。</p>

但是一个月领着两百块的工资,对于其他行业来说,这两百块可是能够让人羡慕的流口水。</p>

虽然对于这些工人们来说,他们比不上电子厂,但是各家工厂的厂长已经向他们承诺,他们的工资每年一定会有调整。</p>

只要游戏公司的订单不消失,他们的工资只涨不跌。</p>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成就,四机部一众领导才能带着小红花,参加一连三天的庆功宴。</p>

“神气个什么,再有一个月咱们的火箭就组装完成。到时候如果火箭发射能够顺利回收,咱们也要开一场这样的庆功会。</p>

林平花了这么多钱投资在火箭回收项目上,再花个百八十万开场庆功会,应该不是什么问题吧!”当林平的父亲还在车间里指挥大家组装发动机的时候,有车间的老同事一边看着报纸,一边跟现在的林总调侃着!</p>

知道儿子在另一头搞大事,当父亲的又开心又无奈。</p>

开心是因为儿子真的带领了一个产业欣欣向荣。</p>

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大事情,说破大天那也是光宗耀祖的好事。</p>

只可惜,老爸这边却是困难重重。</p>

刚刚克服一个难题,紧接着又来两个难题。</p>

火箭发动机回收技术,可真不是过家家一样简单。</p>

他们这些人为了赶在年底之前拿出两个样品试射一下,可是没少加班加点。</p>

现在得知林总的儿子正在那边红红火火的搞着庆功会,对于车间里的工程师们来说,工作之外调侃两句也算是调节心情。</p>

若真说起庆功会,这真不是一般人敢于想象的。</p>

毕竟,庆功会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要有拿得出手的功劳。</p>

现在火箭发动机正在组装之中,理论设计上都没有问题。</p>

可是真正发射之后谁也不敢保证什么问题都不会出现。</p>

毕竟对于大家来说,以前认知中的火箭都是一次性的。</p>

而现在林总家的儿子想要搞二次利用,听上去就不是什么简单的事儿。</p>

不过好在所有设计跟制造都已经完成,就差最后来一发真格的发射试验。</p>

如果试验一切数据正常,那这两名火箭就可以完美的回收。</p>

可是如果数据严重异常,哪怕只有零点一的异常现象,最终恐怕都会导致整个项目失败。</p>

虽然大家已经在小体积的火箭上取得了成功,甚至就在前几天,那一枚长五米的小型试验弹,第五次成功的试验回收。</p>

这枚五米长的小型火箭,升空到了三千米的高空,然后下落回收。</p>

只不过现在大家所组装的这一台,高达二十一米,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对手。</p>

能否成功,大家都不敢拍着胸脯做保证。</p>

只能说在理论上有百分之九十九的成功率!</p>

“如果咱们这两枚火箭成功一枚,我一定说服我儿子给大家搞个庆功会。</p>

但是如果两枚火箭全部失败,首先就要问责的就是咱们发动机的研究部门。</p>

到时候别怪我跟大家翻脸,庆功会不但没有,所有人都要写五万字的检查。</p>

</p>

另外还有加班加点的找出原因,即便马上就要过年,所有人也不得休假。”林总经理这一番话,可是让大家更加的没了干活的积极性。</p>

不过调侃归调侃,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手下的这枚产品能够一次性适应成功。</p>

之前的试验已经进行过二三十次,从两米长到三米长,最后演变成五米长的小型火箭,每一步都是大家心血的结晶。</p>

这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希望他长大,希望他一切如所愿。</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