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3章古今之交(1 / 2)

 希腊神话之中,伊阿珀托斯与克吕墨涅生下了两子,分别为先知先觉之神“普罗米修斯”与后知后觉之神“厄庇墨透斯”。</p>

所谓先知先觉,也就是预知未来,看见并没有确定,任然处于交错平行之间的无尽未来。</p>

而后知后觉,则是回首过去,去观测已知,确定,理论上不可被改变的事情。</p>

比起无尽可能性的未来,过去的事物就显得那么单调。</p>

未来是有希望的,是充满着可能性,充斥着幻想的美好之地。</p>

而过去却是绝望,充斥着伤痛,苦楚,死亡,终末的结局,不是没有好的结局,只是无论多好的结局,在名为过去的大环境之下,最终也一样。</p>

死亡成为了过去,最好的结局。</p>

“他是谁?”</p>

韦伯似乎像是一个旁观者,他有些疑惑的看着四周,草庐,荒野,菜园,就像是一个正常乡下独户。</p>

而在他眼前,则是由一个青年正在做着如同农夫般常规日常的行为。</p>

身高大约一米八左右,样貌俊美,脸上带着温和的微笑,一举一动都仿佛浑然天成,似乎随时随地可能会与世界相合,从这个世上消失。</p>

时间在飞速流逝,数日的时间在韦伯眼中转瞬既逝,同时,他对于这个人有了更加层次的好奇。</p>

眼前的人,虽然温文尔雅,一举一动都有着学者的文学气息,谈吐不凡,但是神情却有些漠然……眼中并无希望,本身也远离尘世,就像是一个守望者,如一山,一水,一木般,观望着这个世界。</p>

直到……</p>

“汉左将军,汉室宗亲,领豫州牧,刘备,刘玄德前来拜访!”</p>

并没有所谓的三顾茅庐故事中所谓诸葛亮故意试探避而不见,只是在刘备表明来意之时,他直接就拒绝了。(型月自编)</p>

但是,他没有放弃。</p>

刘备的确是一共来了三次,每一次他都准备了不同的说法劝诸葛亮。</p>

“今曹贼上欺天子,下辱百官,霍乱朝纲,请先生出山助我。”</p>

“没有意义,过去是绝望的,是死寂的,你走吧!”</p>

“先生此言何意?”</p>

“……”</p>

刘备疑惑的离开了。</p>

第二次也没有太大的差距。</p>

而第三次……</p>

“我已知先生所忌,但是先生未免太过于悲观,过去并非无意义,那本身就是自身的辉煌。”</p>

“高祖、光武何其辉煌,延续大汉四百年辉煌,但是这辉煌又如何?现在依旧是日落西山,所谓的辉煌只是一瞬的,这种短暂并无意义。”</p>

诸葛亮脸上依旧是挂着微笑,他缓缓的回答着问题,手里种菜浇水的动作依旧不减。</p>

所谓一瞬间的美,那短暂的辉煌他见的太多了,过去之中,巴比伦的吉尔伽美什、以色列所罗门。乃至于众神所构建的生态圈,那一幕幕的辉煌,终究只是过往,辉煌不会永远停留,而是终将陨灭。</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