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综合其他>剑出华山> 第五二六章 老骥伏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二六章 老骥伏枥(2 / 2)

剑出华山 血沃天涯 更新时间 2021-09-09

梁子康与副将对视一眼,都明白了对方的心思这些蠢货既然开了口,咱们岂非求之不得?回去后大帅若是降罪,那就吧罪责全推到他们身上!

于是乎,梁子康故意犹豫了好一会儿,才在众人希冀的目光微微点头,“战马乏力,吾等暂且修整片刻,饱餐一顿,待得战马恢复些许力气再行追击!”

话虽如此,但这一休息就是半个时辰。

等到他们千余骑重新启程,追赶到第四个驿站时,韦孝宽等人已领先了整整一个多时辰的路程,几乎就是近百里。

这次梁子康也懒得再装腔作势,径直挥手下马,众将士一窝蜂涌入驿站再次大吃大喝起来,心照不宣地把追击任务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

傍晚时分,韦孝宽等三路人马在洛阳郊野会师一处,终于齐齐松了口气,即使尉迟迥麾下的高手及精骑再猖狂,也不可能来硬撼洛阳重镇。

一路狂奔三百多里,比六百里加急犹有过之,连马匹都换了上十次,这滋味可绝不好受!

韦孝宽正要率队进驻洛阳城休整,蓦地胯下马儿狂吠一声,驮着他穿过一片小树林,直抵一座矮丘脚下。

矮丘顶上,一着藩王织金盘龙袍的高雅身影负手而立,自有一股睥睨天下的浩然气概。

韦孝宽浑身剧震,目光闪烁一下,强压心底惊疑,断然下马躬身一礼,“末将拜见吴王殿下!”

幻魔一号伸手虚引,淡淡道:“老将军不必多礼!”说着如有实质的眼神在韦孝宽身上徘徊不去,带着毫不掩饰的欣赏意味。

一时间,韦孝宽只觉五脏六腑都给看个通透,浑身上下再无秘密可言,不由大为警惕,斟酌着道:“不知吴王殿下不在扬州纳福,来此何干?”

幻魔一号微微一笑,“孤王受尉迟迥之邀,北上邺城一游,不想半路无意间遇见老将军智勇无双,先是格杀叛将,巧避陷阱,后又以酒肉计打发追兵,着实深谙兵法人心,尽显一代名将防范,令孤王心中不胜欣喜,忍不住邀老将军前来一见。”

韦孝宽不动声色,“吴王谬赞了。”心里却对对方无形无影间控制战马驮他来此的奇异手段忌惮非常。

“老将军不必过谦……”幻魔一号摆了摆手,“若非五六十年来,北方改朝换代仿佛家常便饭,无有长久之帝,恐怕老将军早已是北朝第一名将,甚或是我中原第一名将!”

语气中大有遗憾之意。

尽管韦孝宽饱经风霜,心智坚若磐石,更善用离间计,等闲不为所动,闻得此言亦不自禁地心生共鸣,大增知己之感。

无论武功才情,还是兵法韬略,韦孝宽都自认不输于当世任何名将,而且他少年成名,展露峥嵘,惜乎仕途坎坷,风风雨雨五十余年才勉强位极人臣。

究其根本,还是北朝皇帝更换得太过频繁,每一任新皇登临大位后,都愿意提拔郁郁不得志的年轻俊杰,收为心腹,以此巩固大权,而对于韦孝宽这种才能卓著的“前朝遗老”,则抱着不远不近,废物利用的心态,多半会打发出去镇守一方,令无数经验丰富的文臣武将就此蹉跎岁月,无所作为。

就连之前号称圣明无双的宇文邕也不免俗,战前多次向韦孝宽咨询策略,但真要开战时,往往又将韦孝宽留在大后方镇守要塞,令他只能坐在冷板凳上,眼巴巴看着其余将领沙场建功,加官进爵。

也因此,韦孝宽十分珍惜每次来之不易的征战机会,争取每一战都胜得尽善尽美,更显其出神入化的兵法造诣。

不过么,若是早些时候,韦孝宽并不介意多吴王这么个知己,但如今,他已不愿多费这个闲心了。

“吴王以一己之力威慑南朝,使之再不敢渡江来犯,才是我大周的定海神针……”

幻魔一号打断道:“老将军甘心就此长眠于黄土之下么?”

韦孝宽心头一咯噔,明知故问道:“吴王何出此言?”

幻魔一号好整以暇,“老将军征战一生,暗伤累累,而今不过七十出头,已有精枯气败之兆,分明寿数将尽,死期不是今冬,就是明春。”

说着浑不顾韦孝宽越来越凝重的神色,继续道:“可惜老将军还想沙场建功,阵斩尉迟迥,免不得又得损精耗神,死期至少也会提前一个月……”

“吴王慧眼如炬!”韦孝宽不咸不淡地赞许一句,随即沉默(www.19mh.com)下来。

征战一生,杀人盈野,见惯了死亡的韦孝宽并不怕死,但却不代表他甘心就此撒手而去为将者,谁不希望内则一统南北,平定天下;外则追亡逐北,封狼居胥?

然而这两点韦孝宽都没做到,也再没足够时日去做,让他如何甘心?

“此行来的匆忙,没带什么好东西……”幻魔一号淡然一笑,挥袖一甩,射出两道红芒,“这个给你!”

韦孝宽探手接住,竟是两粒血色药丸,“这……”

“临死前服下,或可为你续命一年半载……”幻魔一号饶有深意道:“只要你想明白了,随时可来面见孤王……这续命药丸,至乎比这药丸更好的东西,孤王手里应有尽有!”

话犹未已,身形毫无征兆地一闪即逝,仿佛从未出现过一样。

唯余韦孝宽立在原地,一时间脸色变幻不定。

………………

长安宫廷。

杨坚与长孙晟坐而对弈。

“尉迟迥举兵叛乱,挟持相、卫、黎、、贝、赵、冀、瀛、沧、青、齐、胶、光、莒等州兵马,计有十数万之众,更有两淮吴王为其侧援,赫赫声威一时无两……

丞相不思调兵遣将,讨伐不臣,还有闲情逸致邀卑职对弈,岂非平白落人话柄?”

杨坚直勾勾与长孙晟对视,一语双关,“尉迟迥之事远在邺城,长孙兄之事却近在腹心,杨某怎敢舍近而求远乎?”

长孙晟落子的动作一顿,旋又恢复如常,哈哈一笑,“卑职一介小吏,如何敢与蜀公尉迟迥相提并论?丞相若有差遣,卑职赴汤蹈火,万死无悔!”

杨坚沉吟道:“如今赵王宇文招、陈王宇文纯、越王宇文盛、代王宇文达、滕王宇文逌等五王尽数入朝,千金公主远嫁突厥之事不宜再拖了。

长孙兄身为送婚使之一,任重而道远啊!”

“分内之事,义不容辞!”长孙晟顿时明白,杨坚早不提晚不提,偏偏挑中尉迟迥正式起兵的关键时刻让他启程前往突厥送亲,实乃深谋远虑,一石数鸟之策。

一则可将他这心腹之患打发到大草原去;二则大周内乱,突厥人很可能会趁火打劫,此时送亲去突厥,恰可安抚突厥人,唯有北疆风平浪静,杨坚才能从容调兵遣将,平定叛乱;三则杨坚送亲出城之时,可以故意给予宇文氏五王可乘之机,让宇文氏五王暴露实力……(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