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科幻灵异>洪武年间小神医> 第五百三十三章:到达松江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三十三章:到达松江府(1 / 2)

洪武年间小神医 数沙人 更新时间 2022-02-08

 “万万没有想到这个火车竟然是这种样子,虽然你之前经常在俺的面前向俺说过火车的种种,但是现在乘坐起来却是另外一种感觉!”</p>

此时的朱元璋就像是一个好奇宝宝一样,眼睛不断的在四周扫视。</p>

一会儿看向左边的窗户,一会儿又看向右边的窗户。</p>

一会儿又站了起来,在车厢当中来来回回不停的走着,一会儿又坐在那里。</p>

随着成员已经乘坐完毕,火车也逐渐开始启动。</p>

哐当哐当的声音在耳边不断响起,朱元璋一脸新奇地听着。</p>

和朱元璋相比,朱标显然比他还要好奇。</p>

陈松给朱标安排的座位,本来在朱元璋的旁边。</p>

可现在他根本没有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在朱雄英的陪同之下,带着几个随从,在车厢的连接处不断的转悠。</p>

因为生产工艺有限,所以车厢和车厢之间并没有直接连接,而是一个个单独的整体。</p>

也就是说车厢和车厢的连接处是隔断的,这里有一系列的螺母或者各种各样的链接装置。</p>

朱标看着眼前这些琳琅满目的螺丝或者螺母,脸上满是好奇。</p>

“这些东西应该全部都是由铁做的吧,万万没有想到这么大的一个铁疙瘩竟然能跑起来!”朱标啧啧称奇。</p>

站在他身后的朱雄英急忙把他搀扶住,连忙说道:“现在火车已经启动了,小心一些不要摔倒!”</p>

说话之间,火车抖动了一下,速度开始加快。</p>

耳边的汽笛声也越来越响,火车的速度越来越快。</p>

车窗外面的景物飞逝而过,朱标在朱雄英的搀扶之下,重新坐在了自己的位置。</p>

看着从车窗外飞逝而过的那些景物,朱标连连称奇:“正所谓日行千万里,如今也不是一句空话。</p>

这速度跑起来真快呀,比战马要快的多。如果这种铁路能够修遍大明的大江南北,那我大明大军顷刻之间就能到达任何地方!”</p>

坐在一旁的朱元璋哈哈大笑,道:“你这话说的确实没错,只要铁路能够修遍大明的大江南北,天下之大,何处不能去呢?</p>

只不过,以目前来看,想要在短暂的时间之内修遍整个大明,恐怕不太可能。所以说,还得靠你们两个了!”</p>

朱元璋的语气忽然有些消沉,看上去有几分相似。</p>

朱标急忙岔开这个话题,“父亲,这次目的地是松江府,现在听说松江府已经成了不输于京城的繁华之地,这次到了那里一定要好好的见识见识!”</p>

“这话说的也是,这次先过去看一看,如果真的不错的话,等有时间了再把你娘带上,咱们一大家子到松江府转一转,散散心,在皇宫呆的时间久了,难免咱们一直闷在宫里,确实不太好!”</p>

朱元璋点了点头,也同意朱标的这些看法。</p>

火车彻底的驶出了车站,铁路沿线两边,基本上都是庄稼地。</p>

下了几场雪,庄稼地上就像是盖了一层白色的棉被一样。</p>

铁路两边用铁丝网罩着,时不时还能看到粗壮的水泥柱子,这是用来加固铁丝网的东西。</p>

“瑞雪兆丰年啊,下点雪确实不错!”朱元璋一脸喜悦地说着。</p>

目光来到了铁丝网上,朱元璋看向旁边的陈松,问道:“铁路两边为什么要用这种铁丝网罩上?难道害怕有人破坏吗?</p>

那些土匪山贼,恐怕没有胆量敢破坏这种东西。破坏铁路与截杀邮差同罪,给他们十个胆子,他们都不敢!”</p>

“陛下,寻常土匪山贼他们怎么敢破坏这种东西?而且如果这些土匪和山贼真的想要破坏铁路,这些铁丝网也根本拦不住。</p>

之所以设置这些铁丝网,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防止那些百姓胡乱窜。</p>

虽然铁路沿线修建有让百姓经过的桥梁或者涵洞,但是,如果没有铁丝网拦着,恐怕百姓们大概率不会去走那些桥梁或者涵洞。</p>

火车的速度很快,如果看到有百姓的横穿铁路,就算当时瞬间刹车,也不一定能刹得住。</p>

有的时候,如果火车上拉的人比较多,如果火车没有刹住或者在刹车的时候出现什么意外,很有可能导致火车脱轨,火车一旦脱轨,那么将是一场恐怖的灾难,车上的乘客,恐怕死伤无数!”陈松非常耐心的解释着。</p>

有些时候不能寄希望于人们的素质,就算是在后世社会,素质,也是一件非常虚无缥缈的事。</p>

陈松说的这些非常有道理,朱元璋也没有在追问。</p>

从出了火车站开始,铁路两边的铁丝网就没有断过。</p>

看着蔓延到很远的那些铁丝,朱元璋不停的感慨:“打造这些铁丝网,可要浪费不少铁。当年俺刚起事那会,军中军械数量有限,很多士兵用的只是长棍或者木棒,别说给人人配刀了,就算是用来打造长矛,铁都不够用。</p>

现在,这些铁丝网从出了火车站一直到这里,都没有断过,听你刚才所说,恐怕从京城一直到松江府这几百里路途当中,几乎全都用铁丝网包裹着。</p>

所使用的铁不知道有多少,如果放在俺刚起事那会儿,恐怕都能打造出上万把刀枪了!”</p>

朱元璋咋舌不已,近几年的时间,虽然大明大学不断的告诉他有各种新技术的诞生,但这些新技术看起来都非常的抽象,如果没有详细的了解,朱元璋很难理解这些新技术到底有什么作用。</p>

现在光是从铁路两边绵延不断的铁丝网来看,朱元璋就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p>

别的先不说,就光是这么多数量的铁丝网,要是按照自己刚刚立国那会儿来看,想要制造出来,恐怕都困难。</p>

可是现在制造出来这些铁丝网,几乎没怎么费力,其中强大之处,可见一般。</p>

“大学早在很久之前就已经对炼铁高炉进行了改进,在新技术加持之下,炼铁高炉的效率和成品率要远超于之前。</p>

也正是因为有这些炼铁高炉的支持,所以才能制造出这么多的铁丝网。</p>

如果没有新技术的支持,采用传统的方式,光是打造出这些铁丝网就很困难了,更别说再修建铺设的铁路了!”陈松一板一眼的说着。</p>

“确实是,有些时候都不敢相信,虽然刚开始,俺并不知道你的心理学到底有什么用,但现在看来,确实很不错!”朱元璋非常满意。</p>

其实刚开始的时候,朱元璋对陈松所创建出来的这个新学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p>

因为那个时候,儒家理学根深蒂固,陈松的这个新学就像是一叶小舟一样,根本经不起折腾。</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