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科幻灵异>洪武年间小神医> 第五百一十三章:老去的宋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一十三章:老去的宋濂(1 / 2)

洪武年间小神医 数沙人 更新时间 2022-01-12

 回去之后,朱元璋下了一个让几乎所有朝臣都惊讶的旨意。</p>

在这道旨意中,朱元璋说明,以后,凡是和蒸汽机有关的事情,必须在第一时间送到自己这里来,在这其中,要是有人阻拦,直接处以极刑。</p>

同时,给新学学堂拨款五十万两白银,用于蒸汽机的研发。</p>

在这其中,谁要是敢动蒸汽机的钱,不管是谁,都处以极刑。</p>

除此之外,凡是新学学堂的要求,都必须无条件满足,谁要是敢作出出格的事情,皆处以极刑。</p>

由此可见,朱元璋对蒸汽机的重视,已经到了一种匪夷所思的地步。</p>

老朱的目光虽然没有多么开阔,可毕竟是皇帝,有些事情,还是能想明白的。</p>

陈松也没有闲着,孙智淼这些人已经将最原始的蒸汽机弄了出来,那就代表,他们已经掌握了蒸汽机的基本原理以及机械结构。</p>

有了这些,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多了。</p>

陈松给孙智淼以及孙智淼的那些助手开了一个小辅导班,专门辅导孙智淼等人。</p>

同时还将一些先进的制造办法以及一些先进的机械结构交给了他们,甚至还给他们提供了蒸汽机的改进方向。</p>

孙智淼这些人就像是海绵一样,将这些知识全都吸收。</p>

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的过去,也开始趋于平静。</p>

就在这平静的日子里,陈松忽然收到了朱元璋的旨意,让他进宫一趟。</p>

收到朱元璋的旨意后,陈松就去了皇宫。</p>

刚刚来到御书房,陈松就看到了站在朱元璋旁边的朱标。</p>

“宋濂你之前见过吧?!”</p>

看着走进来的陈松,朱元璋直接问道。</p>

陈松点了点头,说道:“臣记得!”</p>

“前几年,俺将宋濂贬到了四川,后来因为他年龄过大,加上当年给朝廷也建立不少的功劳,所以又让他回家了。</p>

最近这几年,日子过的也还不错,可他年龄毕竟已经大了,身子骨也大不如前。</p>

昨天,当地的官员上奏,说宋濂已经病入膏肓了,恐怕大限将至。好歹也是功臣,好歹也是标儿的老师,不能让天下人觉得朝廷刻薄寡恩。</p>

你就和标儿去一趟宋濂那里吧,送他最后一程!”</p>

朱元璋的脸上,多了不少叹息。</p>

这个样子的朱元璋,到是让陈松有些疑惑。</p>

要是按照老朱以前的性格和脾气,估计老朱巴不得宋濂赶紧死,怎么现在还让朱标去看他?</p>

想了想,还是想不太明白。</p>

“唉,世事难料啊,当年和俺一起打天下的人,现在也逐渐走了!”</p>

老朱的脸上忽然多了一分萧瑟,看上去显得凄凉。</p>

“之前皇后病重一事,让俺明白了很多,这人啊,这辈子也就是这么回事,总有一天得离开世上。</p>

虽然俺不在乎外人如何评论俺,但俺要为俺的儿子考虑啊!”老朱看向站在自己旁边的朱标,脸上又多了几分慈祥。</p>

陈松明白了,老朱的这个做法,是为了突显朱标啊,是让朱标获得尊师重道的好名声,是为朱标站台啊。</p>

怪不得,老朱竟然能做出违背自己本心的事,原来是这样。</p>

想明白这里面的原因之后,陈松朝着朱元璋行了一礼,道:“臣一定会谨记陛下嘱托。”</p>

“行了,就是这么个事,明天你们就出发吧!”朱元璋朝着陈松招了招手。</p>

宋濂老家在金华府浦江县,距离京城也不是很远。</p>

老朱的班底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武将多淮西子弟,文臣多江浙人士。</p>

第二天天刚刚亮,陈松就和朱标坐着马车去了出了京城。</p>

经过三四天的颠簸,终于到了浦江县。</p>

江浙自古文风鼎盛之地,尤其是浙江这边,随着不断的深入,这股风气就越浓烈。</p>

陈松坐在自己马车的车辕上,虽然穿着一身锦衣,但毫不在乎。</p>

不停的驻足观望,四处观瞧。</p>

明初的风气还是比较开放的,大街道上随处可见妇人穿行。</p>

马车刚刚走了没几步路,一个年龄在二十岁左右的青年人拦在了马车前。</p>

护卫在马车周围的侍卫急忙策动战马,将那人和马车隔开。</p>

陈松屡次遇到刺杀,这些侍卫谨慎一些情有可原。</p>

不过,陈松并不觉得自己面前的这人会对自己不利。</p>

此人衣着普通,看上去更像是学子一样,哪里会是刺客。</p>

果然,那年轻人朝着陈松躬身行礼之后,便喊道:“可是陈学开派祖师陈侯爷当面?”</p>

陈松的马车乃是以前朱元璋赏赐下来的,虽然此次出行并未彰显依仗,但稍微懂一些这方面的人,都能认出来,所以这个年轻人认出陈松的身份,倒也不足为奇。</p>

陈松有些好奇,自己创建的是新学,怎么到了这里,却成了陈学了?</p>

“等一下,让他近前说话,同时告知殿下,让殿下先走,我待会追赶!”</p>

陈松叫住了一个准备驱赶这个年轻人的侍卫。</p>

须臾之后,这年轻人站在了陈松面前,“果真是陈侯爷?!”</p>

年轻人的脸上多了不少兴奋。</p>

陈松好奇的问道:“我方才听你说什么陈学,这是怎么回事?”</p>

“回侯爷的话,在如今的浙江,侯爷的新学就被叫做陈学。</p>

如今,浙江之地,有很多人,都已经成了新学子弟。新学学堂每年还会派人过来,为我们这些学生讲课。</p>

在如今的浙江,陈学已经成了不属于理学的显学。甚至还有很多理学学子,也拜入了陈学门下。”这年轻人兴奋的说道。</p>

这番回答,让陈松大吃一惊。</p>

新学是他弄出来,这不假。可新学以及新学学堂自从他卸任之后,就没有过分的关注过。</p>

实在是没有想到,这浙江一地,新学竟然成了显学,甚至还被冠以陈学之称。</p>

陈松高兴起来,这实在是意外之喜。</p>

“新学学堂每年会给我们浙江这边五十个入学名额,但这五十个入学名额,需得到京城参加入学考试,只有考过之后才能入学。</p>

学生已经考了两次了,可每次就差几分。我们浙江的学子,能力不比直隶的差,只是条件没有直隶好。</p>

这次偶遇祖师,还望祖师能够在浙江多待几天,为我等学子讲学!”</p>

说完话,这年轻人直接跪在了地上,开始叩拜。</p>

护卫在陈松一旁的张铁牛直接呵斥:“侯爷日理万机,岂能为你等停留?我劝你莫要徒劳,趁早离去!”</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