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科幻灵异>洪武年间小神医> 第一百零三章:回乡(五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零三章:回乡(五更)(1 / 2)

洪武年间小神医 数沙人 更新时间 2021-07-07

 “陈松能有如此想法,人之常情也。让他回去一趟吧。在市舶司劳累了这么长的时间,回去一趟倒也无妨。”朱元璋大手一挥,同意了陈松的请求。</p>

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都想将京城设在凤阳,更别说陈松了。</p>

“对了,你看着给陈松赏赐些东西,免得回乡之后说俺吝啬。”朱元璋揶揄一阵,将奏折交给朱标,让朱标安排。</p>

“孩儿听命!”朱标接过奏折。</p>

两天后,朱元璋的旨意下来了,同意了陈松的请求,给陈松放了几个月的假。</p>

应天府到陕西距离遥远,此时不比后世,出发之前要准备好几天。</p>

将这些东西都准备好后,已经过了两天时间。</p>

太阳刚刚从地平线上升起,陈松乘坐着马车离开了应天府。</p>

身后的城门逐渐变小,陈松坐在马车里,看向车窗外。</p>

这次回去,陈松带着朱静安、赵峰赵岭兄弟俩、李三娃和张铁牛等人。</p>

好说歹说,陈松如今也是驸马都尉,马车不敢说有多豪华,也要比寻常的马车大上不少。</p>

陈松和朱静安坐在马车中也不显得拥挤,里面的装饰也要比寻常马车好上很多。</p>

李三娃、张铁牛他们这些人骑着战马走在马车周围,赵峰坐在车辕上赶着马车,赵岭和高二柱不会骑马,所以一并坐在了车辕上。</p>

出了应天府城,马车上了官道。</p>

陈松看到了官道两旁冒着黑烟的烟囱,不用想,这些烟囱肯定是朱元璋让工部修建的水泥窑。</p>

</p>

……</p>

一路往西,趁着夕阳的余晖,马车进入了陕西地界。</p>

天气也开始冷了,陈松能好点,不管后世还是现在,都一直待在北方。</p>

可朱静安就不一样了,朱静安出生江南水乡,难免会有些不适应。</p>

她披着一件厚实的皮大氅,将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p>

“马上天就黑了,先找个地方住下吧。”陈松掀起帘子,冲着感谢的赵峰说道。</p>

“好!”</p>

赵峰应了一声,赶着马车往前。</p>

陈松已经到了潼关,洪武七年朝廷设潼关守御千户所,洪武九年设潼关卫。</p>

潼关地理位置重要,是关中门户,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p>

朱元璋拿下陕西之后,对潼关非常看重,洪武九年,对宋时潼关旧城进行扩建。</p>

如今,潼关城已经成了一个功能齐全,面积不小的城池。</p>

未至城门,城门口的卫兵便看到了骑着战马的李三娃等人以及后面的马车。</p>

卫兵们打起精神,目光全都放在了队伍上。</p>

这个时代,能骑的起战马的人,都不是普通人。</p>

行至城门口,卫兵们围了上来。</p>

李三娃等人从战马上跳下,从怀中取出自己的路引以及身份明证。</p>

领头的卫兵从李三娃手中接过,眯着眼睛看了起来。</p>

领头的卫兵识字,当他看清这些东西后,瞬间变得恭谨起来。</p>

“原来是陈大人!”领头的卫兵换上笑容,把路引等物还给李三娃,随后让手下让开道路。</p>

领头的卫兵不认为会有人在路引上造假,更何况还是当朝驸马都尉。</p>

进了城,就不能再骑马了。李三娃他们牵着战马,为队伍开路。</p>

陈松透过车窗,往外面看去。</p>

后世的陈松不止一次来过潼关,可后世的潼关,哪里有如今的场景?</p>

未进城时,陈松就看到了绵延不绝,气势庞大的城墙。</p>

城墙依山势曲折蜿蜒,如同巨蛇一样盘在大地上。</p>

东南方向的麒麟山、砚台山和笔架山,西南囊括凤凰山和蝎子山,以及潼河入黄河段全都容进了关城。</p>

经过扩建的潼关城城池南高北低,北临黄河,东、西、北三面城墙高五丈,而南边的城墙,最高处竟然高达十丈,整个城池周长近六公里。</p>

城墙上时不时还能看到巡逻队士兵,这些士兵个个衣着鸳鸯战袄,头戴范阳笠。</p>

陈松收回目光,感慨道:“潼关西山古蓝田,有气郁郁高拄天。雄虹雌霓相结缠,昼夜不散非云烟。</p>

真是一座雄关啊!”</p>

“以前听爹说过潼关,只是爹从来不在我们这些人面前多说,我也只是知道潼关。”朱静安看着窗外的潼关城,开口说道。</p>

“嗐,不说了,有时间了再来逛逛,如今天色已晚,找个休息的地方的。”陈松掀起帘子,冲着李三娃他们喊道:“找个客栈吧,安歇下来。”</p>

“好!”李三娃回了一声。</p>

在城中转了又转,马车终于停在了一家客栈门前。</p>

这里距离驿站不远,是环境最好的一家客栈。</p>

明初,朱元璋对驿站的管理极为严格,普通官员如果没有特许,不准住驿站,如果被发现,处罚非常严厉。</p>

如此一来,驿站旁边诞生了不少的客栈,供官员居住。</p>

停好马车,陈松带着众人走进了客栈。</p>

入夜,陈松坐在房间中间的圆桌旁。</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