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妇女面部妆饰》(转)
1、古代妇女面部妆饰步骤
古代妇女的面部妆饰,除粉黛外,还有额黄、花钿、斜红、妆靥及点唇等名目。妆饰过程大致可分为七个步骤:一敷铅粉,二抹胭脂,三画黛眉,四染额黄(或贴花钿),五点面靥,六描斜红,七涂唇脂。
2、额黄
额黄也称“鹅黄”、“鸦黄”,它是一种古老的妆饰。因为以黄色颜料染画在额间,故名。
据史籍记载,妇女额部涂黄,是南北朝以后流行起来的一种风习。这种妆饰的产生,与佛教的流行有一定关系。
从文献记载来看,古代妇女额部饰黄,有两种作法,一种由染画所致,一种为粘贴而成。
所谓染画,就是用画笔蘸黄色的染料涂染在额上。具体画法又有两种:一种为平涂法,即整个额都全用黄色涂满;另一种为半涂法,不将额都全部涂满,仅涂一半,或上或下,然后以清水过渡,呈晕染之状。
与染画法相比,粘贴法则较为简便。这种额黄,是一种以黄色材料制成的薄片状饰物,用时蘸以胶水粘贴于额。由于可剪成各种花样,故又称“花黄”。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已脱离了额黄的范圈,更多地接近于花钿的妆饰。
3、花钿
花钿也是一种额饰。
唐代妇女使用花钿较为普遍。
从颜色看,花钿的色彩比额黄要丰富得多。额黄一般只用一色;而花钿则有多色,它的色彩通常由材料本身所决定,如金箔为金色、黑光纸为黑色,鱼腮骨为白色等。也有根据图案需要染上各种颜色的。最为精彩的是一种“翠钿”,它是以各种翠鸟羽毛制成的,整个饰物呈青绿色,清新别致,极富谐趣。
粘贴花钿的胶水,主要是呵胶。这种呵胶出产于北方,相传由鱼鳔制成,其胶粘性极佳,可用来胶合羽箭。妇女用其粘贴花钿时,只要对之呵气,并蘸少量口液,便能溶解黏贴。卸妆时以热水一敷,便可掀下。
4、斜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