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综合其他>醉落> 第五十八章 偷香【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八章 偷香【上】(2 / 2)

醉落 尘斜斜 更新时间 2021-07-06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明月历来就是使人联想到故乡、亲友地一个美好事物。

自然的明月与人的心理认同往往统一起来,望月就成了人们思乡怀人的自觉行为,这种情感完全是自发的,无需任何引导。

故乡是每个人的初始点,也是每个人的精神归宿。思乡并非仅仅是对故乡自然地理上山水草木的怀念,而从本质上说是出自人心深处本能的精神体认。在漫长的古代社会中,有无数进仕途伸其志的士人和因战乱等其它社会原因造成的背井离乡、奔波在外的人,他们因此多羁旅漂泊生涯,思乡成为他们共同的情结。在月明之夜,辉满苍穹,虽天涯异地却共此一轮明月,正是基于这种“隔千里兮共明月”的现实,因此诗人们自然会融景生情,以眼前的明月作为精神的参照与寄托。月亮就很自然地成为积淀着独特审美心理和民族文化心理的故乡象征物,一方面在触动人们的乡情,另一方面又给人以一种“望月当归”的心灵抚慰。

较早出现的咏月思乡的代表作品当推“古诗十九首”中的《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

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客行虽云早旋归。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诗人描写的月明之夜,已不只是给主人公提供的一般生活场景。究竟是照进罗帏的月光引动了游子的乡愁,还是游子本来就夜不成寐恼于撩人情思的月光;是主人公因情见景,还是因景而生情,实在很难分辩清楚。但诗人写自己步入中庭,希望通过千里相关的明月,寄托自己的乡思却非常分明地传递出来。

王建有诗句云:“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霜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正因“月明人尽望”,明月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就象征合家团圆或良朋宴集的欢乐,咏月怀人便很自然。这类诗词抒发的感情细腻,缠绵徘恻。

月下怀人的相思作品可以追溯到《诗经出》、《诗经雉》,它们可以说是中国诗史上最早出现的月下怀人之作。

月出皎兮,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人,舒忧受兮,劳心搔兮。

前者表现的是男女相悦而相恋,后者表现的是思妇见日月之往来而思其君从役之久长。这也许是中国文学中最早描写月下怀人描写作品,它基本奠定了明月意象的怀人内涵和表现方式,其后逐步发展丰富。这里随几例:

杜甫《月夜》:“香雾云环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诗人客居异地思念亲人的描写感人肺腑。《梦李白》:“满月落屋梁,犹疑照颜色。”流放夜郎的李白容颜仿佛在月光中隐约出现,深厚的友情从中可见。

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明月生,天涯共此时。”另一首《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蔡仲《苍梧谣》:“天使圆照客眠。人何在影自婵娟。”这首小令通过对圆月的所见所感,写出沉挚的思念之情,寥寥十六个字,曲折有致。梅臣赞此词曰:“含不尽之意于言外。”表达出“明月不谙离恨苦”(晏殊语)的境味。

《诗经出》既是一首怀人之作,同时也是抒写忧思愁结的作品;古诗十九首中的《明月何皎皎》、《孟冬寒气至》也赋予月夜以忧愁的原始情感。月亮的乡思、怀人意象似乎总是与凄冷孤寂的情怀相联系、互相统一。月光清冷是自然现象,人的凄寂是心理现象,二者交织交融就酿成了“皓月寒光割人肠”的萧瑟凄冷的世界,诗词作者的孤寂、无奈情怀及对时运的慨叹往往便借月来抒发,月亮也就衍化成了凄苦伤怀的意象。

三、休问千古盈亏月

美丽凄清的明月是中国文学史中的一道独特风景,千百年来人们感受明月吟咏明月,因为不同时期、不同作家的生平遭遇、才性学识不同,于是产生从不同视角,以越来越纯熟的技巧不断丰富和深化月亮的内涵和吟月的表现方式。上面所说的是明月忧愁类意象,随着历史演进、时代变迁、文学繁荣明月还衍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div>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