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科幻灵异>从伦敦开始的诡异剧场> 第九十四章 即将崩坏的三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四章 即将崩坏的三国(2 / 2)

昔年天子耀兵平乐观,可是一桩盛事,哪怕是在士子汇聚的颍阴,也引起了轩然大波。

有人认为洛阳是都城,天下之中,哪怕黄巾贼的锋芒再甚,也断不可能遭遇兵灾,那术士定是东郭之流,侥幸蒙蔽了天子。

其实,荀谌当初就持怀疑态度,前朝,楚国灭亡时,曾有箴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结果真的应验了。

是什么缘故?

当初,荀谌认为是误打误撞,那段历史已不可考,焉知其余五国灭亡之时,无有类似的话传出

赵虽三户,亡秦必赵。

燕虽三户,亡秦必燕。

……

只不过最终亡秦的项羽确实为楚人,所以这句话才被神话,在民间广为流传,想必“两宫流血”之语大抵也是如此。

毕竟,荀氏最擅长望气之术,而族长都没能力望天下之气,就更别提其他人了。

但看到陆离一行人之后,荀谌的信念开始动摇:怕是小觑了天下英豪。

这个时候,沉默许久的荀彧收回视线,突然开口道:“友若,我想去雒阳。”

“去那里作甚,暗中诛十常侍之事?”荀谌心中大骇,他觉得自己这个胞弟有些异想天开了:“小黄门势大,你忘了六叔为躲避党锢之祸,隐遁汉滨达十年之事?”

荀氏八龙,慈明无双。

这是颍川郡广为流传的一句话,而慈明就是指荀谌与荀彧的六叔。

闻言,荀彧笑道:“雒阳乃天下之中,正是建功立业的好去处。”

荀谌赞成他的说法,点了点头,但还是提醒道:“却非冒然可去之地。”

“吾知,但若与那几位从北方来的义士一同前去,可保安全无虞。”

两人交谈之时,一骑牛老者从里门旁经过,并无想要下车的举动,看守里门的小吏赶紧冲出来,想将其拦住,直到发现对方只是经过,并不打算进来之后,才长出一口气。

“又是一名义士,哈哈哈。”

荀彧心情大好,竟放浪大笑起来。

潘明一阵无语,皱眉回望身后。

当高阳里三个字映入眼帘时,他心道一声不妙,怕是被人看穿身份了。

不过转念一想,颍阴荀氏乃天下士人之表率,绝不可能告密,大将军将落脚点放在这里,也有这一点原因在。

所以扮作老人的潘明朝两人笑了笑,继续赶着摇摇欲坠的牛车向前驶去。

巳时三刻,张辽在后宅正堂里与陆离、张辽议事,商量入雒阳之后该如何行动,不能只听大将军安排,需要有自己的判断。

另外,丁公还交代了一些其它任务,比如:广结人脉。

随着皇帝昏迷不醒,两党之争几乎快到了图穷匕首见的时刻。

士人集团为了扩充实力,不得不想办法招纳新鲜血液进来,而武人被顺理成章地纳入视线。

大将军何进知道士族看不起自己,因此,在这种生死存亡关头,他积极拉拢非世家门阀出身的武人,其中,最合适的人选莫过于并州刺史丁原,麾下猛将如云不说,出身也与之差不多,均出生在穷苦人家:一个年轻时做过屠夫、一个年轻时担任斗食小吏。

而在座的三人,除了比较年轻的赵云,张辽与陆离都知道,主公是大将军用来对抗士人集团的底牌,一旦翻脸,对方根本拉不出多少军队——

曹操、淳于琼人跟袁绍走得很近,北军五营亦是如此。

正是知道这一点,主公才特别慎重,不希望将前途全部压在何进身上,可以先跟袁氏接触一下。

打着小主意的陆离放下杯盏,不动声色道:“兄长,抵京之后,小弟愿往曹府走一趟。”

“典军校尉曹操?”

“没错。”

张辽点了点头,表示同意因为,来之前他特意了解了一番雒阳有哪些山头,知道这典军校尉曹操并非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其父曹嵩官至太尉,而太尉乃三公之首,养祖父更是了不得,为宦官曹腾,汉朝开国丞相曹参的后人,此人历侍四代皇帝,虽是宦官,但却与士人交好,汉桓帝时被封为费亭侯。

换而言之。

此人虽然比不上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但身份也称得上显赫,最重要的是,他手中有一定的兵权——

两千人左右。

若是放在并州,这确实算不得什么,但能在雒阳、天子脚下,掌握这么多兵马,意味可就不一样了。

见兄长同意自己单独行动,陆离按下心中的狂喜,坦白来说,他还是忘不掉曹老板。

当然了,并不是要背主投靠,并州军中任何将领都有可能叛变,唯独他这个丁公女婿不能,但这并不妨碍他打着丁公的旗号与曹操结盟。

曹氏猛将:曹洪、曹仁

夏侯氏猛将:夏侯惇、夏侯渊

尤其是拔矢啖睛的夏侯渊,虽比不上吕布,但也是天下数得上的猛将,与曹老板结为盟友,稳赚不赔。

“两位兄长……”

当赵云准备开口说话时,牛叫声从院外传来,接着就是一阵轻微的震荡。

“一路辛苦。”

潘明朝倒在地上的牛尸低语了一句,而后敲响院门、对暗号。

不多时,秘使打开大门,领着着他前往大厅。

张辽则率陆离与赵云起身相迎。

不多时,四人落座。

秘使命人奉上热汤、酒食。

中途无甚意外发生,反正就是寒暄。

而潘明趁张辽问话之际,不动声色地扫了一遍屋中诸人。

一个赵云,一个陆离。

陆离位在赵云之上,紧挨着张辽而坐。

见好友注目过来,陆离对他一笑,笑容很客套,但眼神中却流露出只有彼此才懂得“挚友久别重逢”的喜悦之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