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忽必烈根本就没有把剩余的南宋残兵看在眼里来,他所接到的奏报,无一不是说这个小朝廷跑到那里了,又流窜到那里了。
在他的心里,虽然此次派董文炳南下,也不过是为了一次性清扫干净而已。根本就不用费多少事情。
对于这次的征剿,他是很有信心的,所以,非但没有掩饰军情,而且反而大肆张扬,用极度的自信来打击那些曾经反对他、或者将要反对他的人。
很快,大元派佥书枢密院事董文炳为主帅,江淮行省左丞范文虎为副。统领八万水军,一千余艘战船。乘风南下,直击泉州、崖山。要一举荡平江南隐患。
这个消息引起一片哗然,当然也瞒不过身为商人的蒲寿庚,问听这个消息,这个番商竟然是一个失神,差点没有摔倒在地上,感到一阵的手足无措,但是消息传到的时间,董文炳的大军已经从明州出发了。
急忙抛下手头的一切,召集所有心腹手下,商议此事。
众人一筹莫展。没有一丝办法,现在再说投靠元朝,恐怕忽必烈也不会容他。否则,也不会派董文炳前来清剿江南,唯今之计,只能是拼死一战了。
达成一致,马上布置泉州城防,将所有胡商召集起来,愿意走的,马上就放行,不愿意走的,在泉州就要实行宵禁。
收缩所有兵力于泉州城,放弃外围防线,马上命人通知在澎湖的侯强,请他备战,和通知姜明。
侯强本来就奉姜明之名,卫护台湾海峡,但是咋一听这个消息,还是心里发毛。一千余艘战船和满载地八万水军,据蒲寿庚地情报来源说,范文虎从明州赴任,也带了本部足有万余。
那么就是近十万水军。而自己这一方。本来地五万赤红水军。姜明带走了万余。分散到各处万余。满打满算地只有近三万水军。而且只能满员三百艘。不是没有船。而是人数不够。船上少于百人。对于水战并没有好处。
侯强当下没敢怠慢。送走报信之人。马上飞鸽传书通知张鹤。将其所有储备武器。尽皆运来备战。同时又派出快艇去漳州。命令其前来助战。
然后又传书姜明。将此情况报于他知道。请其速做决断。侯强虽然自觉勇武。但是在大军压境之下。也不敢妄自托大。
毕竟对方无论是在战船数量还是水军训练上。都是远远超过己方地。就连是统帅。侯强自问比较起董文炳。也是大大地不如。
最后做地就是集he众人地智慧。看看能不能想出一些办法。拖延元军地行程。为姜明在崖山争取一些时间了。
传书被鸿儿接到。拆开后。用约好地暗语翻译出来。鸿儿当下不敢怠慢。不顾地算计张世杰了。忙央求柳七伤去文天祥大营找姜明。通告情报。
见到了柳七伤,才算是解开了姜明心里地团,原来哈喇歹这样做,就是为了等待援军。可能此时此刻,得到粮草的张弘范也在暗暗起兵前来吧。
想起来,真的是暗自出了一身冷汗,要是忽必烈在做的隐蔽一些,不用多说,就算是晚知道五天,那么形势就会大为逆转。
但愿现在还来得及,对于侯强地忠诚,姜明是十分相信的,但是蒲寿庚呢?还有敌我悬殊之下,侯强到底能坚持多久。
文天祥也是一脸地凝重,这才是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而杜浒却是有些不明白了,明明是自己压着元军打,为什么一转眼,就成了这样呢?
刻不容缓,姜明不顾的文天祥的反应,马上?***鲆匦谐ūㄏⅲ⒔璐怂捣谐牒T逗健H频廊ヌㄍ濉6乓彩羌υ蕹伞?br >
文天祥却是若有所思的看着姜明,问道:“贤弟是否早就知道有这个结果?才一直想法设法让行朝前往台湾?”
姜明见文天祥如此问,只好点头承认,至于原因,当然又被假托鬼神之说搪塞了过去,虽然文天祥有些不相信,但是也没有办法找出更好的理由,只得作罢。
但是对于姜明回到行朝该如何做,却是抱有虑。但是姜明怕引起他地反感而让其冲动反而坏事,所以当时并不将自己想如何做告诉他。只是说自有办法。
但是姜明却是生出另外的一个念头,就是文天祥大军若是作势要走,那么哈喇歹在张弘范大军未到之前肯定着急。必定挥师过来纠缠,那么这个时候,就是重创元军广州水军地时候。
遂将自己的想法一说,文天祥和杜浒都觉得很有道理。于是马上就付诸于行动,由姜明带领部分破潮军作势要走,不过这次走是真地。
无论哈喇歹追赶与否,姜明都会率众直奔崖山行朝,后面的事情,交与杜浒和文天祥去办。结果无论怎么样,都会在第二天赶会崖山。
同时,文天祥手令刘子俊,弃营,大军夜行,潜伏至崖山附近待命。留下少数人按时燃烧炊烟,吹号击鼓。能拖延一天就是一天,一旦有元军渡河攻击,则立刻遁入深山。
安排好一切,姜明和柳七伤就直接上传,大张旗鼓地升起风帆,推倒炉灶。拔寨而起。为了给哈喇歹充足的准备和考虑的时间,大军做这一切都放慢手脚。而驻跸在附近岛屿上的伏兵却是丝毫不动,等候元军上当。
一直忙活到夜深,营地上还是灯火通明。一副热火朝天的样子。不过埋伏在诸岛的伏兵,已经隐隐看到有不少船只在周围游弋,好像是探听消息的模样。
天将破晓,大军才拔锚起行,头也不回的走了。原地只留下一片狼藉。
在岛中潜伏地伏兵看见几艘元军船只,小心翼翼地在周围转了几圈,随即飞驰而去,不由心里暗喜,小心准备不提。
姜明离开驻地,太阳刚刚升起,就看见东熊洲、西熊洲两个岛屿,穿过去,崖山就在眼前了,受到了一番盘问,还是留下船队在东熊洲待命,只放姜明一艘船进入大寨。
闻听姜明回来的消息,没有经过皇上和太后召见,心存念的大臣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