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看见王承恩如此的冒冒失失,他是皱了皱眉头,要知道他可是一个十分注重规矩的人,堂堂一个司礼监首领太监,居然如此的冒失,令他心中有些不快。
崇祯皇帝他有鉴于万历朝、还有天启朝太监持着皇家的权威,肆意作乱的旧事,所以他对于太监这是有诸多的限制,他是不会允许太监专权和揽权干政的。
像王承恩,他一样是司礼监的首领太监,同时又兼提东厂,如果是天启朝这样的权力,是大到了首辅的地步,但是他作为司礼监秉笔太监,偏偏就没有批朱权,崇祯皇帝为了防止太监专权,这可是做了许多的事情,就是怕出现了向前朝魏忠贤那种祸乱朝纲,霍乱朝廷国计民生的大太监。
当然作为皇帝,他是不得不用太监,所以他也会派遣一些太监出去外面监军,作为他皇帝的私人代表作为监军,监视地方抚督,但是这些太监他的权利都大大的受到了限制,没有几个可以揽权,可以压制总督级人物的。
现在的崇祯皇帝,他虽然是打压东林党,压制东林党,但是在某些方面他跟东林党是非常相似的,比如说注重道德文章,注重出身,也都注重个人的性情品格,也都压制太监,而且他也像文人一样痛恨厂卫的势力,在他任期间可是对东厂和锦衣卫进行了大量的压制,令他们不能够残害文武百官,祸乱朝纲,在大明朝历史上,纵横整个大明朝历史的厂卫,在崇祯朝可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制,成为了一个普通的部门。
并且他做的可能还有些过了,因为东林党只是口头上的君子,实际上的小人,他崇祯皇帝在许多方面也都做到了成为了君子,成为了一个以身作则的人,比如说他为人十分节俭,十分的节省,一再削减自己和宫中的用度开支,为了军队筹措粮响,他也想尽了办法。
因为崇祯皇帝他是这样一个人,所以他也都希望别人都是这么学习的,别人都是这么做的,如果大家都节俭,朝廷的风气就会好起来,不良风气也就会被打了下去。
王承恩他自小就伺候朱由俭,就在他刚刚出生懂事不久,就在伺候他了,也陪他度过了艰难的童年,所以对于这位皇帝的一言一语,他都十分清楚明白的,可以说崇祯皇帝动动屁股,他就知道他想拉干的还是拉稀的。
你还别说,这些太监伺候皇帝那是伺候到了无微不至的地步,比如说皇帝每天拉什么屎,都有人检查过。
王承恩他说:“恭喜皇上!贺喜皇上!天大的喜事。”
听到了王承恩这么一说,崇祯皇帝他微微一动,放下了筷子,要知道他可是知道王承恩他是一个十分老成持重之人,平时并不会为了讨好皇帝而专门说好话,一般都是有哪句就说哪句,他说有好事,肯定就算是好事了。
崇祯皇帝他按捺不住问:“喜从何来?”他他本来就是一个没有耐性的人,而且现在的他和他的江山都处于风雨飘、摇日落西山之中,他实在是太需要一场胜利和一个好消息来振奋人心了。
王承恩道:“由登莱巡抚刘远桥转呈上来的战报。”他马上交了上来,崇祯皇帝一目十行,看了战报,他反应有些慢,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当他仔细的臆想和思量以后,才明白这件事的最大意义,他在喜逐颜开,开怀大笑。
周皇后一直也在陪着吃饭,她在伺候三个孩子吃饭,她这一个皇后同样像皇帝一样苦逼,既然皇帝十分节俭,她这一个皇后也得统率六宫,进行节省,竭尽所能的为皇家进行省钱,别的不说,她的这一位皇后和皇子们的吃穿用度,也应该是一条最为差劲的。
估计当年朱由检他住在慈宁宫岁鸾殿当小王子的时候,吃穿用度都不会这么差,那时候朱由校两兄弟可是姥姥不亲,老爹不爱的人物。但是他的老哥朱由俭依然是吃成了一个小胖子,而现在他的几个孩子,不是太子就是亲王,但是却是连吃一顿好的都很少,还不如普通的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