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风云南唐> 第九十四章 解州骑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四章 解州骑战(1 / 2)

风云南唐 夜听雨过声 更新时间 2020-09-01

 解州城内一干高官迅速赶至了北城门楼,发现城头下方已经被契丹骑兵给占领了!

三百名契丹骑兵在城下的大道、空地上来回奔驰,不时玩着蹬里藏身、马上倒立等花活儿,另外两百名骑兵则正驱赶着城下的百姓向城东的盐池滩赶去.

解(hai)州古称解梁,至少从战国魏时已立城,是三国名将关羽的故乡。

当前解州南靠中条山,东临盐池,选址还跟唐太宗李世民有莫大关系。唐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太宗李世民带领大队人马渡过黄河,翻过中条山,来到这里,观看到盐池,感慨此地实乃龙兴之地,并作了“人间天博望,谁复到穷愿”的诗句。解州的新址自然就落在了老李同志的钦点之处。

榷盐使李温玉率先大叫起来:“北蛮要抢盐了!”

一群高官慢慢扭头看着肥硕无比的李温玉,一副鄙夷的神色。这李温玉人着实不咋地,但挡不住人家有一个好女婚:魏仁浦。现任大周枢密承旨的魏仁浦深受郭威喜爱,迟早必是朝廷一号大员。正是因为这一点,李温玉在这解州也算是一霸,并不讨人喜欢。

李温玉看到大家的目光,立刻跺脚叫道:“城东盐田还有一批送往京师的御用精盐未来得及运送进城,丢失了只怕圣上怪罪!”

盐自古便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解州附近的盐池,是借助风和太阳的蒸发作用,自然生成的食盐之池,也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最古老的产盐区之一,已有三四千年的生产历史。据传,早在远古的黄帝时代,中国人已经开始在这里开采池盐;蚩尤与黄帝大战也正是为了争夺这解州地界的盐池。据史载,到了春秋战国,《左传》中已经有了开采山西南部池盐的确切记录。

这时,被押着连哭边向盐田进发的人群中一名女子冲了出来,朝城墙冲了过来,嘴里喊着“小翠,小翠”,正是方才向解州军都头哀求入城的母亲,人群中并没有那个小姑娘的身影,想必已经进城。

一名契丹骑兵立刻斜刺里冲出,人在马上直立起来,早早地将钢刀高举过顶。突然,两支羽箭同时从契丹骑队中射出,几乎同时射中了女子的脖子和臀部,女子痛吼一声,歪倒在地,那名挥刀骑兵恰好在此时全力挥出,刀却没有碰到那名女子,差点被闪下马来,立刻气得嗷嗷大叫,转身怒嚷着。那些骑兵全部放声大笑,数十人同时举起了自己的弓,都在示意是自己射的箭,惹得全体契丹骑兵笑声更大。

看到眼前这一幕,解州刺史王政忠不由地双手捂上了脸,而大周西北面都排阵使药元福则是一双虎爪狠狠抓扣着雉牒,太阳穴青筋暴起。

这时,数十名契丹骑兵从盐田方向赶了过来,用马鞭和钢刀驱赶着三十来名护盐兵向北城门行来,那些人身上的军服均被划烂,不少人身上还在淌血,有几名契丹骑兵驱马从俘虏兵中来回纵横,不时从手中的袋子中撒出一把把的白色粉末,专朝那些伤兵的伤口上撒,不时激得那些双手被绑的伤兵连续跳脚,想抖落那些要命的盐渍。

“王使相、药将军……”李温玉急得头上直冒汗,指着那些伤兵急喊道,惶急无比。榷盐使是一个众所周知的肥差,李温玉自然是将解州盐业相关的一切把持得牢牢的,这些守护盐田的士兵多半跟他是亲戚、好友,他自然反应最剧烈。

“不用说了!出兵!”药元福看了王政忠一眼,已经67岁的他气得白须上扬,狂吼道。

“轰……”解州城北门大开,密集的盾阵从门洞中走出,跨过护城河,直直向契丹骑兵们走去。

看到敌手出城,契丹骑兵立刻兴奋起来,狂呼着,拍马而行,呈散乱队形向盾阵冲来,箭支开始凌厉射出,但都被密不透风的盾牌给挡飞了。

一过护城河,长方形的盾阵立刻缩变成一个圆形盾阵。这时,大周骑兵四骑并行,冲出了城门洞。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