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风云南唐> 第一百零二章 千奇百怪的三件实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零二章 千奇百怪的三件实事(1 / 2)

风云南唐 夜听雨过声 更新时间 2020-09-01

 七月十六日起,林枫开始接到了来自各县和寿州城内各方投来的“三件实事”意见,枫枫每日浏览这些,脑海里总会不由自主地泛起“千奇百怪”的四字评语。

寿州全境以百姓为主体寄投的意见函中,竟然有一半跟明心街周老汉他们的要求相同,希望能够长期派人免费清扫街道,保持卫生;至于其他的,有的小到请求林枫出面解决他们与邻里的宅基地纠纷,举报邻里不讲信用的一些小事,大的也不过是提到希望能够永远免除各类赋税,让林枫心中大为感叹,这些百姓就算是给了他们自主管理的权利,他们还是没有自主管理的思想意识和思想觉悟。

如山的意见中,只有两份让林枫眼前为之一亮。

第一封函的作者叫陈彦兴,笔者很可能是一名老塾师,洋洋洒洒地论证说,寿州古时以来学习气氛浓厚,但时日流传,现在寿州学风不浓,古风难寻,民间失学孩童甚多,希望刺史府能够仿照少年军校的操作模式,在各地推行义学,重现寿州昔日为楚都时学术浓厚之盛景。林枫在意见函上作了重点标注,放在了一边。

另一封则是一名叫张雄的乡民写的,他在意见函中指出,从历史发展趋势推断,并结合林枫来寿州后所做的一切,他认为寿州未来可能是与北方周国大战的中心所在,现在,林枫加强特种部队、寿州原驻军、乡兵三种等级的军队训练,已经是很全面应对。但是,如果大战开始后没有大量外来援兵的话,光这样部队根本不够挡不住北方,一句话,士兵太少!张雄建议林枫发动全城、全境百姓力量,让每一个人届时都能拿起刀来杀敌。同时,建议林枫从现在开始,从淮河南岸开始,建立梯级防御阵地,并将寿州城进行防御式改造,步步却敌,以确保寿州可以挡住敌人的雷霆一击。

林枫对此人的战略战术眼光大为赞叹,还专门请军司马赵赞挺私下访查了一下此人。不久,赵赞挺来报,称张雄现年三十七岁,目前正带着三个大儿子参加乡兵训练,他们爷四个力气都很大,训练也很认真,张雄在模拟训练中表现得极为勇猛。

林枫抚掌大叹,专门给主管乡兵的程越海写了一封短柬,请他务必重点培养一下张雄父子。

不过,林枫不知道的是,这个张雄也是在历史上留下名号的人物。

在原史上,当四年之后,后周世宗柴荣派大军侵入淮南时,因为家园被毁,老百姓们纷纷相结为部伍以拒周师,自称为义军。而张雄所率部众功劳最大,南唐元宗李璟曾专门任命他为义军首领。

等到南唐兵败,割地赔款,迁都而去。张雄曾任袁州、汀州刺史。再后来,到了李煜主政时再面对后周大军时,张雄被擢为统军使。面对强敌,张雄告诉他的儿子们说:“吾必死国难,尔辈不从吾死,非忠孝也!”他的儿子们哭泣着领命,与后周大将田钦祚作战于溧水,此战大败,其他将领都逃走了,士卒死者过万,但张雄与其同行的孩子力战,全部战死疆场。最终,张家父子八人无一幸存,但当时南唐金陵城已经被围,国家危在旦夕,李煜也没有顾得上封赏他们,但他们的事迹却感动了南唐百姓,国人皆哀之。

期间,林枫还重点查看了寿州下属安丰、霍邱、霍山各县的投函,这些县的主掌者似乎提前经过商量一般,异口同声地提出了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建立福利院、修缮城中危房等三件实事,让林枫不由地怀疑他们暗中相互串连过。

每隔两天,林枫就会腾出时间,喊来卢绛、伍乔,帮忙将百姓意见进行了汇总整理,大事提交三府共议,小事直接准备答复意见,分门别类整理出结果后,适合对外公布的全部在《寿州商报》上印出意见和答复内容,公之于众。

七月二十日晚,当林枫再度将整理好的内容交给伍乔拿去刊发的,被林枫临时任命为《寿州商报》“总编辑”的伍乔看看内容,有些疑惑地说道:“林大人,这些内容适合对外公布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