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综合其他>我的兄弟欧阳询> 第八章 我在隋朝找工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章 我在隋朝找工作(2 / 2)

那时候有一件事情在这大兴轰动一时。就是有两个兄弟来到了北方。

虞世基与虞世南两兄弟。

他们俩的名声来源于在陈朝时哥哥位高权重,弟弟品德高尚、文才出众。他们肯来北方寻觅新的工作,这意味着南方仕族对于北方政权的认可。

不过对那时候的欧阳询来说,他对这位传说中的虞世南更加是有一种羡慕嫉妒恨的情绪在。

谁让他当时是“二王”的迷弟呢,这虞世南和一个叫做智永的和尚同郡,据说曾经跟着他一起学书法。而智永,是王羲之正统的第七世孙。

当时学书,欧阳询再喜欢也就只能临临帖吧,可是那虞世南却是得到了王羲之的后人亲传,手把手的教出来的。那时候他就已经在书法界小有名气。

追星的人应该能懂这种羡慕嫉妒恨吧,基本就是你只能在屋里贴一贴海报,最多也就是周边买买买,然后另外一个人却能每天跟你的爱豆见面吃饭。

彼时我觉得欧阳询还并不知道自己之后的命运会和虞世南有如此深的交汇。就在隋朝找工作这个时间节点上,我们和“传说中的二兄弟”地位还是天差地别的。

他们一到大兴(长安),居然被人比作西晋的“二陆”,对那时的统治阶层来说,就好比是玩个游戏正在挑“英雄”呢,忽然发现从天而降两个“VIP英雄”,属性好到爆炸的那种。

立即,当时的晋王杨广和秦王杨俊都免试给他们俩发了offer,还条件特别丰厚。

但是这个虞世南也不知道是咋想的,忽然推说母亲身子不好,直接把这俩offer都拒了。其实现在回想起来,我才发现虞世南这个家伙,早在这个时候就已经有了挺深的政治敏感性,都说搞艺术靠天赋,其实搞政治也极其需要天赋。

关于虞世南之后有的可说的,这篇就先说到这里。

最终,波澜不惊地跑过几场招聘会之后,经过挺长时间的等待,我和欧阳询都有了offer。在太常寺里面任职,官名叫做“太常博士”,这是一个七品小官。

可别误会我们出家当住持去了。

这太常寺其实是个政府机构,现在想来应该是“文化部的礼仪民俗研究中心+执行”?

和现在还真是有点不好对标,简单来说那个时候要搞个什么大型文艺活动的,一般是祭祀之类的吧,总得有人知道选什么日子?哪些人参加?流程是什么?该准备点什么?这些七七八八的对吧,这就是“太常寺”的工作。所以搞这个事情的人得“博文通史”呢,他得细细知道历史上都是怎么搞的,才能仿效前人,自己再发展进步一下,搞得有模有样。

我觉得我能进去完全是因为缺人。进去之后打打杂,一会管管祭祀酒器具,一会儿管管音乐班底。

当时欧阳询是有明确的岗位职责的,因为他的文书功底也很好,于是就让他主要牵头去做了刻石铭文的工作。就是我们这里搞了个什么事情,最后要立个碑纪念一下,他就负责撰文写文,让人刻在石头上。

在他三十五岁的时候,终于以一个文书类公务员的身份开启了个人职业发展生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