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武侠修真>末世问仙录> 第五十八章劫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八章劫狱(1 / 2)

末世问仙录 踏月而行 更新时间 2020-08-10

 事情要从两年前,李哲离开中京城第二天说起。

那天早朝时,当时的大周皇帝突然宣布立皇长孙赵义德为皇太孙,明确了自己百年之后要传位给孙子的意思。他的两个儿子晋王赵仁义,韩王赵仁信,当然不干了。下朝后,这对死对头罕见地私下见了个面,很快达成了共识,共同造反,平分天下。

如果大周皇帝心狠点,在大殿上当场把他们拿下,直接关起来事情就简单多了。可惜,他们毕竟是父子。而且大周皇帝跳过儿子直接传位给孙子的做法,让他觉得有点对不起两个儿子。自己就十分心虚,当然强硬不起来了。

两位王爷联合他们在中京的势力,想直接逼宫。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一直摇摆不定的赵虎三人,突然投靠了皇太孙。这么一来,中京城的防务就完全在赵义德控制之下了。两位王爷也不是傻子,他们明白再呆下去不要说逼宫了,随时都有可能去吃牢饭。

次日早朝,两位王爷同时提出要就藩。两人赖在中京这么多年都不肯去自己的封地就藩,现在却同时要走,傻子也知道他们安的什么心了。

不过,皇帝却很高兴,当场就批准了。他的想法很简单,手心手背都是肉,两人走了也好,至少不用在自己眼前争斗。等我死了,你们随便怎么斗不关我的事了。

下了朝,两人也不耽搁,马上怒气冲冲地各自回封地整军备战去了。半路上,传来了皇帝驾崩的消息。对于侄子召他们回中京参加先皇葬礼的圣旨,两人自然是不屑一顾,真拿我们当傻瓜,回去了还能再出来。

办完国葬,新皇赵义德登基称帝,这一年他十六岁。刚一登基,赵义德就收到两个叔叔特殊的贺礼――起兵造反的檄文,要求新皇承认他们独立,将周国一分为三。

虽然在柳思仁的协助下,赵义德顺利地收服了中央军团,但是他的两个叔叔拥有全国七成的兵马,兵力上处于绝对的优势。更糟糕的是,吴国和越国见周国内乱,同时出兵攻击边境,连下数城。大周帝国马上陷入了风雨飘摇,处于覆灭的边缘。面对灭国的危机,朝臣们各抒已见,在大殿上吵成一团,却拿不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高坐在龙椅上的赵义德,突然乾纲独断地颁布了圣旨:“起兵讨逆。起全国大军,三日后出征,先击赵仁义,再击赵仁信。所有朝臣及其家属必须全部随同出征。”

圣旨一出,朝臣们大惊。这么大的兵力差距,不据城固守,反而主动出击,无异于以卵击石。众大臣连连劝谏,可是赵义德不为所动,只得照办。

大军出动时正值严冬,恰逢天降暴雪,大军艰难地行军了半个多月,也没有到达晋王赵仁义的封地。

一日,前方的斥侯发出警报,一支大军迎面而来。中央军团不愧是周国最精锐的军队,迅速地摆开阵势,准备迎战。很快一只庞大的军队进入中央军团的视线,为首的武将尤为显眼,金盔金甲骑一匹神骏的白马,显得英姿勃发。两军接近,中央军团的士兵们定睛一看,大惊失色,为首的武将居然是新皇帝赵义德。

原来,赵义德以缓慢行军的中央军团为幌子,麻痹赵仁义。自己则亲率三千精骑,狂飚数千里,于雪夜突入赵仁义的大营。趁着大军混乱之机,赵义德直入中军帅帐,亲手生擒赵仁义。为了保命,赵仁义只得率军投降了。

两军汇合,一起回击已经占领了中京城的赵仁信。赵仁信占领了中京城,想向那些支持赵义德登基的大臣报复。无奈这些人连带家属都随大军出征了,让他有气没处撒。当他准备率领大军去夹击赵义德时,传来了赵仁义已经被击破的消息,吓得他只得在中京城固守。

此时,形势逆转,强弱易位,赵仁信的大军再无斗志。当赵义德的大军兵临中京时,赵仁信手下的武将发动叛乱,将赵仁信捆起来献给了赵义德。

见赵义德如此神速的平定了叛乱,趁乱进击的吴、越两国,不得不停止了进军,大周国终于转危为安。

十六岁的新皇帝赵义德,仅仅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将一场足以让大周帝国灭亡的危机化解。他用完美的表现,赢得了所有文臣武将的效忠,周国走进了新的时代。

镇压了叛乱,国家恢复了稳定,赵义德得以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内政事务中。他先将柳思仁提升到右丞相,总领朝政,再奖赏了一批有功之臣,处罚了一批贪官。大周帝国在他的整治之下,重新焕发了生机。

两年的休养生息,使得周国上下为之一新,人心彻底地安定下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