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风雨大宋> 第39章 顺化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9章 顺化渡(2 / 2)

风雨大宋 安化军 更新时间 2019-07-21

杨文广道:“传令全军,进占顺化渡!各军依军令,扎营布置阵地!”

亲兵应诺,转身去了。

路上没有遇到任何阻挡,上午杨文广就带大军进入顺化渡。

这里没有官衙,监镇的官厅太小,宋军征用了本地一户财主的院子,杨文广下塌。财主及其家人早已逃走,只留下了几个仆人,被兵士安排到了其他地方。

在正厅坐定,不大一会,士卒带了焦没哩埋进来,叉手道:“将军,这是本地监镇。”

焦没哩埋急忙上前拱手:“小的焦没哩埋,在这渡口做个监镇,见过将。”

杨文广看他身躯富态,跟个财主似的,问道:“这里许多人逃了,你因何不逃?”

焦没哩埋道:“小的是朝廷官员,大军来了弃城而逃,日后必被严惩。与被官法惩处比起来,小的只能赌将军治军严明,不会为难我这等小人物。”

杨文广听了笑道:“你倒是精明。不错,来的是朝廷之军,仁义之师,岂会骚扰百姓?你随士卒下去吧,用到你时,乖乖听命就是,不会为难你的。”

焦没哩埋连连作揖,向杨文广道谢。他一个监镇官,打手里没兵,跑有党项律法。党项当然不是律法严明的地方,大人物弃城没什么,焦没哩埋这种小人物只能看运气。运气好了没人追究,战后就一切照旧。一个运气不好,战事不利,追究弃城之罪,赔上小命也不奇怪。与党项相比,焦没哩埋还是选择宋军的节操。自进入河曲路,杜中宵除了重惩贩卖汉人的番户,一向军纪严明。

打发走了焦没哩埋,不一会,本镇的人户情况便就送了过来。

顺化渡一共一百六十二户人家,一百余户已逃走,只剩下不足六十户在镇里,大多是汉人。宋军进入党项,虽然没有烧杀抢掠,重惩贩卖汉人奴婢,取走大牲畜,也吓破不了少党项人的胆。

渡口本来有三艘渡船,听到宋军来的消息都到了东岸,不敢过来。不过东岸的宋军很快就到,与南来的船只同行,要在河上架设浮桥。

这里的地形一马平川,全是黄河冲出来的平原,连处制高点都找不到。依杜中宵部署,应该是在黄河到狼山之间设置防线,骑兵守狼山,保证大军侧翼的安全。窦舜卿部守南线,同时负责黄河一线。杨文广部负责西线,配合骑兵保证狼山安全。赵滋所部,则作为机动力量,依战场局势投入。

这个年代,近百里防线对不足万人兵马来说太过漫长。杨文广要西出十里,设置阵地,等待白马监军司兵马,与驻渡口的赵滋所部成犄角之势。杨文广守得越好,就能为赵滋创造更多机会,等到党项兵马师老兵疲之际,抓住战机消灭敌人。

夺取了顺化渡,宋军就占据了有利地势,占领了河曲之地的大半地区。此后不管是向攻兴庆府还是向西攻西凉府,都畅通无阻。而且占领的地区地广人稀,是未开发的处女地,利于宋军营田。

杜中宵从一开始就以顺化渡为目标,就是看中了这里山河夹峙,利于大军防守。而且向西有大道到西凉府,可以兵临河西地区。向南沿黄河可攻兴庆府,威胁党项最核心的兴灵两州。

这一战完成,宋军就占据了对党项的绝对优势,党项苦心经营的横山、天都山防线失去了作用。党项的生死,握到了宋军手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