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呜――(大明枭臣89章)!”一道低沉的\派こさ孛稹U馐且孔涿瞧鹕恚髦雌餍嫡玖急附诱健
所有坐在地上修整、节约体力的士卒,全都在同一时间内站了起来。站在第一排的盾牌手纷纷将盾牌立了起来,像是突然立起了一动坚不可摧的盾墙;站在后面的狼筅兵、长枪兵将手中的兵器杵在地上,像是突然从地上冒出了枪林刀山;后面的长刀手将加长版戚家刀擎在手中,光洁明净的刀面对着太阳,顿时映射出千万道刺眼的金光来,仿佛天兵天将下凡一般!
这时,中军又传来一声难听的唢呐声,站在前排的近战兵纷纷侧身避让,后排的弓箭手和火铳兵从近战兵之间的间隙穿过,然后在最前面排成了两排。
火铳兵站在第一排,他们刚才已经装填好了弹药,现在手上缠绕着一圈一圈的火绳,正在安静地等待各自的队总给他们挨个点燃。
弓箭手就站在火铳兵的身后,纷纷套上了扳指,有的从箭袋里抽出羽箭,有的轻轻拽拉弓弦,找感觉适应拉感。其实扳指并不起防护作用,只是为了放箭的时候能够更加快速。
突出在阵前的四门虎蹲炮,也已经装填完毕。这种炮不再像碗口炮与毒虎炮一样使用独弹,而是使用散弹。每次携带一个基数的弹药量为三十出(发),每出(发)火药用量为八两,装五钱重的小铅子或小石子一百枚,炮口用木送子将一个五十两重的大铅子或二十五两重的石子封住,这样既可以保证铅子射出而有力,又可以使射击的范围更加广扩,能够有效地杀伤进攻的敌人。
为了让虎蹲炮射出的弹丸能够在五十步远的距离仍然具有强劲的杀伤力,装填手特意在装完半斤底药和五十枚小铅子后,用二十五两重的石子将炮口封住。
每门炮的左右两侧都有一个大型的防箭盾,可以为炮手躲避敌方远程射击提供掩护,主炮手听见唢呐的声音,已经点燃了点火叉棍,随时准备发射火炮。装弹手正在后面整理弹药用具,时刻准备后续的装填工作。
虎蹲炮和大阵之间就是八个散兵小队,万坤陵就在其中的一个小队。他手里拿着一张开元弓,拉开弓弦之后,试验了一下拉感,然后缓缓地抻着劲将弓弦复原。他这样做,主要是害怕放空箭会对弓胎有损伤。
开元弓从弓型上来说,属于大梢弓。它的起源要追溯到成吉思汗时期,当时蒙元的军队里曾经有土耳其的雇佣军,他们可以用这种独特的弓梢挑起地下的羽箭而不用下马。明代的时候吸收了这种外来设计,制成了开元弓。
这种弓弓力强劲,适用于战场上各种复杂恶劣的环境。晚明时期程子颐的在他的著作《武备要略》里就特别提到了大梢弓,“今各边马步射俱用此弓,以其长阔而稳”。
万坤陵的前边站着两个长牌手,他们将给身后的队友提供遮蔽。他的右侧站着一个高个、鸡胸的弓箭手,此刻正在绞弓弦。因为他刚刚试了拉距,觉得有些不顺手,所以正在绞紧弓弦,调整拉距。
他手中的弓所用的弓弦是由三股麻线和牛筋绞拧而成。麻线弓弦一般是选用荨麻或苎麻,绕成丝线,再上蜂蜡养弦。麻线延展性较低,适用于做弓弦,但是耐磨性较差,所以一般都是准备多根,磨断后再换一根就是,反正它比较便宜。
牛筋弓弦一般是选用牛背筋或牛蹄筋,经过风干、湿润、捶打之后,撕成细丝,再拧成牛筋绳。牛筋耐磨有韧性,但是延展性较大,会降低弓的拉力。特别是早晚温差大的时候,就会伸缩不定。所以他才需要时常调整弓弦。
万坤陵准备好了之后,用胳膊肘轻轻杵了一下那个高个、鸡胸的弓箭手:“郑三叔,等会我们比试一下,看谁射死的清狗多!”
那个被他称作郑三叔的人,是这次征兵的时候选拔出来的弓箭手。本来何宗林看他是个鸡胸,有些瞧不起他,觉得他像个残疾人。但是在比试选拔的时候,就彻底改变了他错误的观念。
这个人唯一的特长就是射箭,一出手就不同凡响。五十步的步弓固定靶,十发十中。如果仅仅是这样,那也不算稀奇,关键是他根本就不用瞄准!这就比较稀罕了!
这个郑三被分配在肖臭蛋的小队里当弓箭手,肖臭蛋见识了他的射箭技能之后,惊为天人,不止一次地在万坤陵的耳边夸奖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