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忙碌了两天,卓颜又去市场上收购了两次发菜,在第三次收购的时候,她发现有嗅觉敏锐的南方客户也找到了菜市场。
这种客户就是准备大量进货,回到南方以后自己搞批发零售的,所以他们并不太在意产品的包装,只要货源好价格低廉就行。
有了竞争对手之后,卓颜也没有勉强自己,而是痛快的收手,准备把自己手上的货卖完就行。
如今卓颜已经失掉了从产地收购的优势,想要跟这些商户竞争,就要降低产品的品质,这并不符合卓颜想走高端精品路线的理念。
博览会一共有五天,而卓颜大卖了三天,在贸易博览会上已经小有名气,甚至有些商户是朋友介绍而来的。
这种情况始料未及,卓颜就想着要给自己留下点儿名头,明年可以推出自己的品牌,其实这也是饥饿营销的一种。
所以在博览会的最后两天,前来问货的老板比较多,而卓颜也就认真的,把自己家乡的发菜和其他特产宣传了一下。
这些老板都给她留下了联系方式,约定明年卓颜再来的时候,一定要给他们留下足够的货源。
这一次乌兰市之行,卓颜的收获巨大,加上最初从西林镇带出来的发菜,她一共卖出去五百斤左右的发菜。
这些发菜的收购价,从一斤两元到八元不等,零售价是五元一两,也就是五十块钱一斤,利润翻了好几番。
如今把这些发菜都卖完,卓颜手里还剩下两万多块钱,这就是她净赚的钱了。
这比卓颜自己预期的收益要好得多,因为现在还是八十年代初期,万元户的概念才刚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