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从手动发展到数控,一台的生产效率抵得上过去的十台。
数控技术在精度和适应性上更是摆脱了人的因素,完全由计算机控制,保障了极高的零件一致性。
而不管是加工什么奇形怪状的零件,对计算机来说无非是程序控制的问题。
过去加工涡轮和螺杆是极高难度的工作,需要七八年以上经验的技工才能胜任。
现在只要机器有相应能力,有几个月培训的普通中专生就可以干了。
数控机床这么好,但国内在九十年代基本靠进口,比如日本的‘发那科’。
人家卖给你还是看得起你,要设下诸多限制的。
不能挪,不能拆,随时要接受厂商检查。机床内还保留记录,不许变更生产用途,否则机器自动锁死。
之前周青峰手下没足够的专业人员。弄来数控机床,他也不可能自己拿着说明书去安装。
这种高科技玩意可不比通电就能用的486电脑。它对地基都有要求,必须保证绝对的平稳,否则影响精度。
周青峰要搞技术***,既然CAD都搞了,那么数控机床也搞吧。反正看说明书头疼的不是他。
这次运来的‘工业垃圾’是江浙一带造的杂牌机床。大概是十几年后的产品,连个操作系统都没有,就是Z80的单片机控制。
这玩意需要在电脑上完成程序编制,设定刀具和电机的运作,再烧录一块存储芯片插入机床的单片机电路板内。
普通的三轴低档产品,精度也算不上多高,没啥可说的。
倒是随同运来的两部叉车更让周青峰开心。有了叉车,搬运货物就简单多了,效率大增。
可在车间的工人眼里,用叉车搬出来的数控机床就不一样了。跟普通机床粗苯的外形不同,这数控的玩意在外表上就显得高档。
在铸造车间旁边就是‘圣光机械’的机加工车间,来自魔都的牛师傅听着运来了数控机床,主动指挥轻卡卸货。
“哎呀,这个机床好啊。先进,先进!比我在魔都厂用的都先进。”
一圈工人围着卡车看热闹,牛师傅把人群赶开,指挥叉车将机床搬进车间。车间地面重新做了固化,确保安装的机床足够稳定。
牛师傅一边赶人,却又同时眉开眼笑的嚷嚷着进行科普,“我原来待的厂子花了好多外汇买美国二手的数控机床。
可美国佬坑我们,卖的是很老的产品,程序输入居然要用打孔的纸带。这都什么年代的破玩意,还当宝贝般卖给我们。
后来纸带用废了,没人懂那玩意,价值百万的设备就此报废。太可惜了。”
看热闹的工人听的懵懂,交头接耳的议论。好多人都觉着牛师傅在瞎胡扯,数控机床那玩意是何等的高档,怎么可能用纸带控制?
两者不搭界呀。
书魅索菲亚有个特殊能力就是‘伪造文书’,牛师傅手里抓着几本被修改过日期等信息的机床操控说明,极其肯定道:“这肯定是日本货。”
众人好奇,问为什么?
“日本人想赚我们的钱,用心还是挺细的。只有他们才会出中文的说明书。如果是德国货,你还得学一门德语。那帮欧洲佬可傲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