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来说,各有各的妙处。
但都比不上今日苏定方烹的茶,让他如此难忘。
茶、水、火候,这三者缺一不可。
“治大国如烹小鲜,而治军,如烹茶。”
苏定方轻轻将杯放下,抬眼看向苏大为:“阿弥,你以为如何?”
这话,听着像是老师出了一道考题。
苏大为不由一愣。
苏定方这是什么意思?
让狮子叫自己过来,却又不说话,而是烹茶请自己喝,然后又抛出这样的问题。
想考我兵法呢?
一时不解其意,又不敢乱说。
在苏定方面前,他连大气都不敢出,不是怕,而是敬。
就像是人面对一座高山,生出高山仰止之感。
总觉得苏定方的话必有深意。
只是自己一时没能参透。
“治大国如烹小鲜,是因为越是国之大事,越不可急躁,须得耐心,慎重;而治军如烹茶,则是指,治军就……”
苏大为一时舌头打结,真不知该如何往下说了。
就见对面的苏定方笑了。
“你无须紧张,我找你来,是想和你谈谈用兵之道。”
“求国公指点。”
苏大为忙抱拳。
大唐虽然武功赫赫,但当世公认的名将,用兵名家,其实也不过寥寥数人。
自从李靖等人故去,这样的兵法大家就更少了。
而苏定方,是当前大唐公认的名将,战神,第一人。
舍苏定方外,大唐活着的将军,当世再无一人有他这般赫赫战功。
一人连灭东西两突厥。
成就名垂青史的神话。
就算卫霍复生,也不能望其项背。
而苏定方的用兵之法,也被无数人去研究,揣摩,并品头论足。
但可惜,无人能复制他那样的战绩。
更无人能打出他那样,以少胜多,千里奔袭的闪击之战。
其疾如风,其静如林。
侵略如火,不动如山。
苏定方得其精髓。
“我的兵法,一半是自学,一半是得当年卫国公李靖指点,后来我又将此法传了裴行俭。”
苏定方为人寡言少语,甚少说这么多话,今日算是罕见。
苏大为凝神细听,不敢漏了半个字。
之前在军中,虽然也得到苏定方的指点,但那都是只言片语,随意为之。
像这样,特意找他来,并说想指点他兵法,这是头一回。
这也是莫大的机缘。
耳中听到苏定方继续道:“同样一本兵书,有的人看了能取胜,有的人除了口出大言,却一无所获,这是人的根器不同。
当今之世,想要将所学传承下去,不光是需要好的老师,更需要有悟性的弟子。”
他目光灼灼的看向苏大为,这一刻,身上的老态不翼而飞,而是名震大唐的军神苏定方。
“这些年来,想拜我为师,求我兵法之人,如过江之鲫,但我一一拒绝,因为我知不得其人,不可轻传,如今也只传了裴行俭一人。
我老了,还不知能为大唐征战几年……
去岁在军中,我观其言,察其行,觉得你是一个可造之才。
若能继承吾之兵法,则当世除裴行俭为,又可替我大唐多造就一位名将。
不知,你可愿学?”
苏大为此时,内心充满了震骇。
这特么的……
茶,苏定方都烹好了。
想收徒的心意,和用意,都说得清清楚楚,安排得明明白白。
只要苏大为纳头一拜,双手奉茶,这师徒的名份,就是实锤了。
自己将成为大唐自裴行俭后,唯一得传苏定方兵法的人。
这机缘,简直比上天掉馅饼更不可思议。
只要纳头便拜,口称老师就……
但是等等。
哪有这么容易?
裴行俭继承苏定方的兵法,日后更是继承苏定方在军中的威望,继承这份军望和政治遗产。
此后终身为大唐征战到死。
今天这一拜不要紧,这就等于在自己身上也打上苏定方的铬印。
军神的弟子。
那以后大唐对外征战,自己去还是不去?
天子李治一道诏令,说这兵法李靖传苏定方,苏定方传你,乃是屠龙之术,你不替大唐开疆拓土,你还想在长安养老?
提兵数万,马革裹尸已经是最好的宿命了。
李靖到老了还要陪着太宗皇帝征高句丽,行到半道身体走不动了,凄惨无比。
苏定方替大唐东征西讨,最后病逝于军中。
裴行俭同样征战不止,在出征前病逝。
但凡被铬上大唐“名将”、“军神”二字,未来的命运就注定了。
这一生,不是在征战,就是在去征战的路上。
这,真的是自己所希望的未来吗?
一时间,苏大为不由迟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