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244章 赶鸭子上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4章 赶鸭子上架(1 / 2)

 实际上杨震逼着熊大缜也是沒有办法的办法军工部人才奇缺的现状他不是不知道全军可以搞技术的人员加在一起还不到二百名即便加上军工厂的技术工人也不足三百人

这个数字对目前兵力已经达到了几十万的部队來说几乎可以用杯水车薪來形容而且仅有的这几百人中专门搞军工设计出身的人几乎沒有少量的兵工厂技师大部分也都是搞枪支的让他们造高射炮的确有些强人所难了

熊大缜是清华毕业生不假可他是搞物理的作为中国研制红外成像技术的第一人你让他研制一下红外夜视仪或是电台一类的电子产品倒是靠点谱你让他去造大炮可就有些赶鸭子上架了

但作为军工部长杨震在面对部队急需的反坦克和防空装备尤其是防空作战将会在今后很长时间之内成为部队面临的主要作战模式的严峻情况之下就只能逼着他想办法就算赶鸭子上架也要赶

对于杨震來说这两种武器已经成了他心头的一块难題苏联进口的那些三七反坦克炮是打掉一门损失一门而随着日军坦克技术的发展三七反坦克炮这种小口径战防炮的威力也越來越有限

此次作战在面对日军新式九七式坦克时就已经表现出力不从心的感觉面对日军新式坦克只能在极近的距离才能摧毁往往是自己还未能打掉日军的坦克首先被日军坦克上的四十七毫米榴弹炮给敲掉了

此次作战在一场战斗之中曾有过一个团在面对日军一个坦克联队时半天损失掉整个旅的所有反坦克炮的记录日军九七式坦克上的四十七毫米榴弹炮穿甲威力虽然不怎么样但是在这种三七反坦克炮的有效射程之外打掉一个沒有永备工事掩护的反坦克炮阵地还是轻而易举的

而且部队在作战之中尤其是在对遍(www.biquwu.cn)布整个东北的日军要塞群的攻坚中也急需一种轻便的直瞄火炮在一些复杂地形在中型口径加农炮运动困难的情况之下仅仅依靠反坦克火箭筒的威力根本解决不了问題

在缺乏小口径加农炮的情况之下生产自己熟悉而且结构简单的无后坐力炮也成了杨震当务之急的一种替代品而且无后坐力炮的性能本身也很优越其多用型和威力还要超过火箭筒而且结构简单、生产方便很适合目前杨震所部军工发展的现实

相对于还有火箭筒可以暂时使用的反坦克武器随着解放区的大城市越來越多后续军工生产规划已经逐步开始展开以及战斗的规模也越來越大轻便型的高平两用武器和大口径的防空火炮的缺口的严重性也日益显现出來

而目前部队主要的防空装备十二点七毫米高射机枪在面对日军大机群作战时候越來越显得力不从心其射程与威力虽然在面对日军战术飞机的时候也勉强够用但对于日军进行战略轰炸的中型以上战斗机却是在射程和威力方面都显得过小了

虽说苏军已经答应出售部分高射武器但是三七高炮性能让杨震并不是很满意而八十五毫米高炮虽然炮弹的威力巨大而且性能也算可以但是却有些过于笨重相对野战來说更适合要地防空

在防空压力极大而战斗机数量又有限的情况之下杨震只能想办法搞出几种自己熟悉的高射武器至少缓解苏联要到明年上半年才会交付的战斗机抵达之前的空防空缺尤其是大射程口径相对较大的野战高射炮

杨震很清楚日军为了削弱自己的作战能力势必会调集大量的航空兵对自己的军工生产基地进行狂轰滥炸甚至会对哈尔滨、佳木斯以及齐齐哈尔这样的城市进行轰炸杨震并不希望被自己解放的哈尔滨与齐齐哈尔以及佳木斯遭受到关内重庆的同样经历

他交给熊大缜的这些武器装备基本上都是苏联在后世五六十年代的技术以及产品少部分是后世解放军在七八十年代设计的武器或是在仿制的苏式武器的基础上改进的至于美军的那些大量使用新工艺和新材料的武器他是一样沒有选择

在杨震看來这些专门为方便大规模制造而设计苏制武器性能优良、结构简单而且生产方便最关键的是威力并不小而且苏制武器的工艺性和生产性是带有一定的传承性的他新一代武器生产是专门针对上一代武器不足而设计的而新工艺和新技术使用的较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