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241章 真正的基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1章 真正的基础(1 / 2)

 说到这里李延平不禁有些感慨:“我们可用的人手实在太少了加上中央调拨过來的军工专家也不过四十多人中央转调过來的百余名前來东北参军抗日的大学生虽然工作热情很高但经验又欠缺”

“虽然有几种武器已经足足搞了大半年你还拿出了图纸但是试制工作依旧(www.hao8.net)不顺利简单一些的武器和枪支试制的比较顺利但是复杂一些的武器如五十七毫米高炮却是非常的困难”

“军工部按照你拿出的设计图纸已经研究了半年多了却始终拿不出成品來只弄出一个半成品來而且受限于原材料的缺乏对火炮的试制也有些过于谨慎了我们从江北进口的炮管钢数量还是太少了”

“另外熊大缜这两天找我说这种你设计的五十七毫米高炮的自动测量具我们生产不出來另外那种二十三毫米高炮也只试制出來了单装的双联型号太复杂我们制造出來的成品联动装置超重的问題始终无法解决”

“无论是从生产设备上來说还是技术支持这种复杂的双联装高射炮至少目前我们还无力生产而且这种高射炮与十四毫米高射机枪遭遇到一样的困难就是联动机构太复杂了以我们目前的技术能力实在有限”

“我们在占领了日军设置在哈尔滨大量与军工产业有关的工厂后机器设备和工人的问題得到了一部分相当大的缓解但是主要的设计者与技术人员都是日本人并未能改变我们技术人才奇缺的局面”

“老杨你设计的这些武器虽然已经提供了图纸但是图纸还很不完善也就是说你提供的图纸上只有基础设计至于其他的还要我们自己去摸索老杨武器装备研制是需要大量人才的不是凭借一两张图纸就能制造出來的”

对于李延平关于军工部目前对于几种自己设计的先进武器试制除了少量简单的武器之外其余的全部遇到瓶颈的问題杨震微微点了点头道:“告诉熊大缜除了五十七毫米无后坐力炮和十四点五毫米高射机枪之外其余的我可以再给他半年的时间”

“但半年之后我要看到成果尤其是五十七毫米以及二十三毫米这两款高射炮就算他熊大缜将命给我搭上也要搞出來至于八十二毫米无后坐力炮暂时可以先放一放按照目前日军的战车配置五十七毫米的暂时够用了”

“八十二毫米无后坐力炮的试制可以暂时先向后放放集中精力给我搞出这两种高射炮來自动测量仪生产不出來就用手工的但是双二十三毫米高炮的联动装置一定要解决有了这种高炮我们可以大大的提高战场上的防空火力密度”

说到这里杨震看着李延平道:“政委时不我待啊就算苏联那几百门三七高炮和八五高炮到位但随着我们的兵工厂规模越來越大需要防护的目标也就越來越多那些高射炮在航空兵还很薄弱的情况之下我们的这么一点高射炮根本就不够使用”

“而且我担心在哈尔滨丢掉之后日军为了摧毁我们的作战决心会集中优势航空兵力对根据地内的几个大城市进行轰炸就像他们对待重庆那样而航空兵力在明年苏联的那几百架高空性能优异的米格三战斗机抵达之前我们的防空兵力太薄弱了”

“而且我们目前有限的航空兵还要参与对战区制空权的争夺平时还好一些但在战时根本无暇分身保护后方的工业基地而且世界各国防空作战一向是空地结合只有战斗机沒有地面高炮我们的防空手段相当于少了半个胳膊”

“在目前我们实力有限的情况之下现在只能以地面防空火力为主航空兵为辅从苏联进口的两种高射炮三七高炮是瑞典博福斯四十毫米高炮性能抽调的产品而且粗制滥造性能有些勉强虽然操作简单但性能比原炮下降了不少”

“而八五高炮又太过于笨重只适合担任要地防空在我军机动能力还不高的情况之下这些八五高炮更适合担任城市防空任务并不是很适合野战部队使用而缴获的日军高炮又弹药奇缺我们只能另外想办法依靠自己去解决”

“加强地面高射火力的密度同时在各分区组建防空哨部队对日军飞机行迹提前做出警报很适合我们目前的情况所以高射炮兵必须加强而这两种高射炮必须要抢在苏联援助的高射炮厂投产之前完成试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