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冉魏霸业> 第0369章 法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369章 法会(2 / 2)

冉魏霸业 迷惘的小羊羔 更新时间 2020-01-30

但佛图澄亦是不甘示弱,又道:“二者案前汉艺文志,讨论今古坟典,总判凡有九流。一儒流,二道流,道无别教。总在九流之内。据此而言,无别立教。何以故?无教主故!若言以老子为教主者。老子非是帝王。”

“若为得称教主,若言别有天尊为道教主者,案五经正典。三皇已来周公孔子等,不云别有天尊住在天上垂教布化为道家主,并是三张以下伪经,妄说天尊上为道主!既其无主,何得称教。”

佛图澄举例《汉书·艺文志》说其中载了九流,道教只是流派怎么会是教,而且如果说是老子是教主,老子也不是帝王,如果说是道教经文中的天尊是教主,看五经正典,从三皇到周公旦孔子,也没有提及天尊的。

所以下结论天尊什么的是三张以后做的伪经算不得真经。

因此道教中不存在教主!

其实这里是扩大了儒教的含义,把教主认为成只有帝王以上的等级才可以做。

听闻此言,冉闵对佛图澄的恶感顿生。

在冉闵看来,对于一个真正教派来说,不是抬高自家的神去贬低别家神才是高明,而让老百姓真正感受到实处,让人或寄以宗教安慰心灵,或者发扬自己之志等等。

辩论还在继续,但佛道之争依旧没能结束。

回到建章宫,这时冉闵在王后的椒房殿休息,董王后就不禁好奇起来:“闵哥儿,佛教道教,你究竟属意何教?”

“当是道教。”冉闵直言不讳地道。

“为何?”

冉闵淡淡的笑了笑:“原因有二。其一,道教是我华夏土生土长的宗教。其二,佛教大量圈地,又不事生产,存天理,灭人欲,于国家之长治久安十分不利。”

“那闵哥儿你会取缔佛教,让道教成为国教吗?”

董巧巧眨巴眨巴大眼睛,一脸好奇地看着冉闵。

董巧巧可是信仰道教的,所以她很乐意道教能在魏国扩张下去。

但冉闵却是摇摇头道:“国教?巧巧,在寡人看来,道教可以作为国教,但又有些不妥。寡人欲行内圣外王之道,圣为道,王为佛,圣道施于国内,王道施于国外,二者并用,方才是大道!”

在冉闵看来,无论是佛教还是道教,他都可以利用。当然了,这是一把双刃剑,用的好,能够所向披靡,用的不好,就会伤到自己!

但冉闵有信心能够驾驭这把双刃剑!

为什么冉闵心里更偏向于道教呢?

道教虽然因黄巾起义在北方遭到镇压而在魏国走向低潮,但在吴国仍受到崇奉。在蜀国,天师道还有一定的发展。

到了晋代,著名道士辈出。东晋时,道教在南方飞速发展,形成三大中心:一是今江西贵溪市的龙虎山;二是今湖南的衡山,三是今江苏的茅山。

西晋末年,李特在梁州、益州领导流民起义,张陵的第四代孙张盛为了躲避战祸,带领一部分天师道徒众,由汉中迁居龙虎山,建立箓坛,传播天师道。

后来,这里便形成南方天师道的中心。

与此同时,北方酷信道教的魏夫人存华,也为了逃避战乱,自洛阳南迁,最后隐居于衡山,修道、传道,后来被尊为“南真夫人”和“南岳夫人”。

南岳衡山因此也就成了南方的道教中心。江南自东汉末年以来,道教一直受到保护,因此信奉的人很多,其中包括士族名门王、谢、陶、殷诸姓及各级官吏。

因此,势力很强,影响很大。其中许多著名的道士多在今江苏句容、溧水东部的茅山修道炼丹,这里也就成为南方道教的中心之一。

但是,这时的道教仍然没有佛寺那样的建筑物。出家道士的修道和炼丹场所,依旧是石室、洞府或简陋的茅棚;不出家的信奉者,都在家中设一间“静室”,进行修炼。这与道教修炼,需要环境幽静有关。例如著名道士单道开,他就“好山居”。

升平三年,他从北方来到东晋所在地,后入南海郡的罗浮山修炼,独处茅茨,寄情物外。年百岁,卒于山舍。著名道教学者葛洪,晚年入罗浮山修道、炼丹,优游闲养,著述不辍。他也没有道教观宇,最后是在茅舍中去世的。

许翙先随其父许谧入茅山学道,后转方隅山方原洞修炼,直到死去,也没有道观。

许迈开始不忍心远离父母,为了便于省亲,于是把精舍建在余杭县的悬溜山;又于茅山建石室,修道其间。

父母死后,才转至桐庐县的桓山、临安县的西山修炼,都没有建殿堂观宇。

小道士更是如此。

道教虽然崇信鬼神,但由于没有道教观宇,而且多在深山,因此也就没有供奉神鬼偶像及烧香跪拜之事。道士平时主要是练习吐纳之术、采药和炼丹,以求长生。

此外,就是进行一些生活方面的劳动。高级道士则著书立说,讲经传道。至于当时道教崇奉哪些鬼神,史书和道书都没有明确的记载。

东晋末年,道教首领孙恩、卢循利用广大人民对东晋腐朽政权的不满,曾先后举行起义。

虽然得到广大道教徒和贫苦农民的热烈响应,但是,由于他们都没有提出政治改革和改善人民处境的明确目标,而仅仅是为了取代东晋政权,加之缺乏军事训练,因而很快便被官军镇压了下去。

这给道教在南方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瞧瞧,这就是双刃剑!

道教的不稳定因素也不少,但是不像佛教一样教人忍耐,把血性阉割了。饶是如此,道教接济平民百姓,一旦天灾人祸起来的时候,道教可是闹腾得最厉害的。

</br>

</br>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