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综合其他>秦时小说家> 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程邈(求订阅、票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程邈(求订阅、票票)(1 / 2)

秦时小说家 偶米粉 更新时间 2021-08-15

 “大王,丽夫人已经令达少府,着他们从简以待。”</p>

“车府令赵高已经车马齐备,据闻……丽夫人与阳滋公主欲要前往中央学宫。”</p>

侍者低首应道。</p>

将大王所问尽皆语出。</p>

“中央学宫?”</p>

“嗯?”</p>

“寡人似是有命,为编定制式文字,车府令赵高归于武真侯调遣,今日……武真侯、廷尉、太史令他们便是均在中央学宫吧。”</p>

“赵高怎会没有前往?”</p>

“阳滋也要一同前去?”</p>

“有趣,寡人也是有些兴趣了。”</p>

秦王政将手中之笔落于笔架上,听着侍者之言,丽儿是要准备前往中央学宫?那个地方……丽儿可是不常去。</p>

更别说,还有阳滋那个小丫头。</p>

由着东君的离去,阳滋这丫头近年来和阴阳家月神学习阴阳术,还算安稳,整理案上文书,悠然起身。</p>

******</p>

“秦扫六国,一统诸夏。”</p>

“此为古来未有之盛事,亦是未有之荣耀,我等今日在此,所语所谋便是为诸夏根基故。”</p>

“今日诸夏,战国乱世以来,小国不存,七国林立,是以……诸夏文字至少有七种形体,再加上其余文字写法,只会更多。”</p>

“诸夏诸地之人言语不同,这是最为难以统合之事,虽有官定雅言,也不可能统合诸夏万千异地之音。”</p>

“除非将雅言八音之妙,尽皆落于诸夏,并且达到一字一音,才有将雅言推进诸夏的可能。”</p>

“而与之相比,文字、写法上的差异,却是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收到成效,文字、写法归一,诸夏诸地纵然音韵不通,彼此交流也没有太大障碍。”</p>

“书同文,心便归一,山东诸地文字、写法不存,数十年过后,会收到奇效!”</p>

中央学宫的藏书楼前,自修之地、阅览之地所处偏厅,那里有一处可以容纳数十人的小厅堂。</p>

虽不为华丽,可用就行。</p>

扶苏公子诸人,廷尉诸人,学宫诸人跪坐案后,侧耳聆听上首武真侯清朗之音,语落文字归一之妙。</p>

“武真侯所言甚是。”</p>

诸人有感,颔首以对。</p>

无论如何,文字归一是势在必行的。</p>

“李斯,你为廷尉,又精通书法,早年又在桑海游学。”</p>

“说说这文字归一要如何推进!”</p>

周清踱步于上首,看向厅内诸人,将文字归一的步骤定下来,接下来分配人手给予先后完成。</p>

当可收有事半功倍之效。</p>

“武真侯!”</p>

“诸位大人、博士!”</p>

“文字归一,诸夏大势,李斯斗胆一言。”</p>

“实则,先前扶苏公子所语,已然为准,文字归一,首要便是要将诸夏间现存的文字数目统合出来。”</p>

“上古仓颉造字,不过聊聊数百。”</p>

“三代有数千之字。”</p>

“如今统合诸夏诸地,当有不亚于一两万之字,若有可能,当尽皆改制,使之成为新的文字,也免去将来的麻烦。”</p>

“其后,便是一秦国太史籀文为准,融合其余文字,山东诸国之人皆称秦国虎狼之国、蛮夷之地、风华不限所在。”</p>

“实则,大周所传的太史籀文,在秦国所存最为完整,燕国自昭王之后,文字也有变化,唯有秦国,一直通行太史籀文。”</p>

“三代以来,大夏、大商、大周皆为天下之主,各有所承,今日大秦一天下,当所承大周文字为本,这必然为天下信服。”</p>

“否则,以山东诸地任何一地的文字为本,都会引起莫大麻烦。”</p>

李斯自案后起身,华章锦袍,盛夏之时,不为厚重,入厅中,先后一礼,进而,没有迟疑,将所思一一道出。</p>

或许秦国一直坚守太史籀文,误打误撞,今日受到别样的成效。</p>

以大周传下来的太史籀文为本,诸夏任何一国之人都绝对不会有意见。</p>

“哈哈哈,正是此理。”</p>

“都言秦国蛮夷,接下来秦国就要为诸夏文明风华做出一个模样。”</p>

居于右侧尊位的刚成君蔡泽大声笑道。</p>

“也许,这就是昊天之意。”</p>

“冥冥之中,大秦所承的太史籀文,会有今日之妙。”</p>

太史令胡毋敬也是叹言。</p>

闻此,与坐诸人,皆相视一眼,笑语不断,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欢乐的事情,毕竟,从这个角度上,秦国取代大周,成为新的诸夏共主,这就是传承。</p>

如今的诸夏是秦国的,如今的秦国是诸夏的秦国。</p>

身为秦国之人,更是诸夏之人。</p>

岂不欢悦。</p>

“继续一言。”</p>

周清也是微微一笑,看向李斯,点点头。</p>

扶苏公子等亦是看向李斯,刚才他们所语就是到达这里,进一步所为,还不太清晰。</p>

闻廷尉李斯之言,似是其人胸中已有韬略。</p>

果然不愧庙堂中枢重臣,与之相比,相差远矣。</p>

“再者,便是以太史籀文为根基的文字,快速确定出一种新的文字,使之象形、表意俱存。”</p>

“太史籀文中,象形稍重,表意不显,山东诸国文字杂乱无章,却表意有序,使得新的文字笔画清晰,架构明晰,才更为重要。”</p>

“对于这一点,今日与列者,有一人当有深感!”</p>

李斯颔首,脚步随意而动,看向厅内诸人,将进一步所为清晰道出,说着,视线落在一人身上。</p>

“哦,何人?”</p>

周清略有新奇。</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