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武侠修真>洪荒之神棍开山祖> 第三百六十章 天庭!天庭!太昊天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六十章 天庭!天庭!太昊天帝!(2 / 2)

洪荒之神棍开山祖 星之煌 更新时间 2019-07-03

伏羲定下基调。

改名!

一定要改名!

不再叫做万神殿,从这里面的格局中跳脱而出。

将昔日的藩篱打破,将过去神殿漫漫岁月积累的势力尊卑枷锁挣断,一切推倒重来,还何须计较凤凰的殿主问题?

他们之间,无需进行权利交接,搞得伏羲好像是吃软饭才能上位一样……太损男神尊严了!

凤凰的档案履历之中,依然保存着万神殿之主的尊号,但那已经是过去!

新的势力,继承神殿一切,却又与之不同,可随意调整与取舍。

“诸位,可有提议?”

伏羲目光殷切,看向诸神。

作为小伙伴,这一刻白泽心有灵犀,第一个站了出来,大声提议。

“我有一言!”

“大罗者,天也!”

“四方山河者,庭也!”

“万神殿若更名,当可以天庭为名!”

“至高天庭,统御洪荒,执掌纪元!”

天庭!

这是白泽给出的答案!

大罗为天,那诸“天”汇聚、统御洪荒的势力,便可叫一声天庭!

“天庭……天庭!”

伏羲目光瞬间变亮了。

“好名字……诸位的看法呢?”

“赞同。”

“不错!”

“天庭代神殿……可以。”

在场的诸神,哪一个睫毛不是空的?

或多或少都能听出伏羲话中刻意表现出来的喜悦,无可无不可的持赞同意见。

反正,不管怎么变幻,事实上的统治也不曾变更,随它去罢。

真正会在意的,有切身干系的,有也只有凤凰。

但是这当事人都不在乎,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全票通过,天庭之称,正是登上了舞台。

而既有天庭,谁为天帝?

理所当然……除了伏羲,还能有谁?

看看那动辄数万伏攻击力的拳头!

在场的先天神圣,有一个算一个,拍着自己的胸脯说,选谁?

“唯有太昊!”

少阳轻喝,声震殿宇,“太昊神圣,昔日率众平定凶兽大劫源头神逆,此是功绩之一!”

“昌盛人道,惠及万灵,此是功绩之二!”

“建造天道,挫败鸿钧阴谋,更是苦心布下杀局,让魔劫首脑魔祖罗饮恨授首,此是功绩之三!”

“三大功绩,滔天大功德,德行完备,令人叹服!”

“遑论太昊神圣实力,一身道行震古烁今,为诸神之至高……”少阳点出了最重要的点,是足以让所有人都认真思索,不要瞎讲话的关键,“有德有力,若不为天帝,何人能登此帝位?”

“道友此言甚是!”

在伏羲虎视眈眈的目光下,诸神大唱赞歌,为少阳的建议点赞。

很快,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声响起,是在称颂至高天帝!

“至高无上!太昊天帝!”

诸神在行礼,齐声礼赞,一时间整个殿堂都在大震。

当道音传到外界时,苍茫山河的大道都在哀鸣,都被律动,在跟着震颤,不由自主的重组排列,回响起这句礼赞之言。

这,还不是结束。

天地都有感,万道都在共鸣,遑论是众生?!

这一刻,太多太多的生灵,都被那种大道的震动所感染。

他们情不自禁的跪下了,不知为何热泪盈眶的匍匐膜拜,同时还在发自灵魂的呐喊。

“至高无上!太昊天帝!”

整个洪荒宇宙,这一刻只有这一种声音在回荡。

“大丈夫当如此也……”亲眼见证这一幕、弯腰行礼的某一尊金乌神圣,此刻发出了这样的一声感慨。

……

“天庭建设,选址何方?”

“是仍与神殿等同,建在星海之中?”

“还是扎根大地,建在洪荒山河间?”

礼赞之后,有神提出疑问,对于天庭根基所在的选择。

而这个问题,早有腹稿的伏羲给出了回答。

“无论是星空、还是大地……都不取也。”

“既然是天庭,统御万古山河,对洪荒天地众生万灵一视同仁,无论是建在哪里,都有所不妥,让人觉得厚此薄彼。”

“我意,诸神联手,共辟新天!”

“所有先天神圣的大罗道果组合,以天道之轮做开辟,创造出一方无上大世界。”

“此界当与洪荒大天地相重叠,互相覆盖却又在时空上错位,于时空尺度居于无穷高处,俯瞰大千。”

“除却作为天庭驻扎的所在地,还能以此将整个洪荒纳入掌控……凡是得仙道果位者,皆可借此中转,遨游洪荒!”

“此谓之大罗天!”

大罗,无时无空,无前无后。

伏羲号召建立这样的地方,合所有先天神圣之力,必然具备了非凡的大罗特性。

纵然是真仙,借着大罗天,进入其中中转,都可以轻易往来洪荒宇宙的各个地方。

有了这样的存在,可以说是真正让众生万灵等闲不再局限于一地之中,对于修行文明的发展有举足轻重之功劳。

对此,诸神无异议。

毕竟,气运功德大道,根基深扎在文明之中。

修行文明变好了,变强了,也意味着从这文明发展过程中分润到的红利也变多,是合作共赢的互利模式。

也正是因此,才能有文明大昌,有人道大昌!

若是强者与弱者的世界隔离,一方生杀予夺,一方任由宰割,人道众生将何其悲剧?

没有利益,强者如何会维护弱者?

伏羲平常时候私心满满,腹黑无比,唯独在这方面,是真正的圣德贤哲,高风亮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