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的人可能是看天下大势已定,被迫顺从满清。但他这样在南明还存在的情况下就去参加满清科举的人,绝对是毫无家国概念,而且功利心极重。
作为满清科举的第一届状元,傅以渐才能肯定是有的,但这样的人是否值得重用?
周显心中有点犹豫,过了好一会,他才道:“既然你们两人都这么说,就暂且饶了他吧!我这边缺个书吏,这次前去辽南,让他随军吧!也让我看看,他这个大才,到底是真的有些本事,还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彭士奇抱拳道:“督帅明智。”
周显继续道:“还有那个李元思,公私不分,处置失当。考虑到事出有因,这次就不追罪于他了。让顾咸正派人训斥于他,以看后效。若有下次,定会严惩。”
彭士奇轻轻的点了点头,犹豫了一会道:“督帅,下官有句话,不知当说不当说?”
周显直截了当道:“说!”
彭士奇道:“下官和顾知府私下议过此事。私以为这些士子之所以北上应试,除了本身追名逐利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他们苦读数年,甚至数十年,所精者只有八股文章。督帅废除科举,以才取士,使他们所学一无所用。他们这才在慌乱之下病急投医,冒险北上。虽然投靠异族罪无可赦,但说起来也有一点情有可原。”
周显皱眉道:“我废除科举的原因不早就给你们说过了吗?若是他们真有才学,在我这里定有他们的位置。但若他们只是死读四书五经的书呆子,要他们又有何用?”
彭士奇咬了咬牙,坚持道:“督帅的用心,下官明白。但督帅也不能否认,正因为八股文规则严谨、文精意赅,对士子的要求更高。虽有不少读死书者,但其中亦有不少人才。像山东巡抚万元吉、登莱巡抚文志通、济南知府陈子龙、淮安知府夏允彝,还有下官,乃至督帅本人,不都是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吗?”
周显脸色有点难看,“你想让我恢复科举?”
彭士奇摇了摇头,“下官明白督帅废除科举是为长久计,但事情总有轻重缓急。现在包括山东在内,共有五大势力,每一个都在极力收揽人才。科举取士之道维持了近千年,自有其长处,也非一朝一夕所能改变。下官和顾知府的意思是在督帅所采用的取士之道外,一部分仍旧采取科举取士。这样让那些苦读之士子不至于心生绝望而转投其他势力,这对督帅的名声只有好处。”
周显沉默着。想起了那些北上去满清那边应试的士子,这样的人若是多了,传出去确实很难听。过了一会,他转向李岩道:“李兄,你怎么看?”
李岩想了片刻,缓声道:“我认为彭知府说的有理。科举取士乃千年传统,你欲做变革,但也要给那些旧派士子以转变的时间。行的太快,容易伤脚。而且你亲去辽东,山东首要任务是维持稳定,以应对清军之反扑。在这种情况下,尽力维持各方利益才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