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武侠修真>聊斋之问道长生> 第三百九十一章 发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九十一章 发现(2 / 2)

聊斋之问道长生 故梦听雨 更新时间 2020-09-28

这件事情对他的影响,倒不是很大,他只是一个副考官,这一系列举措,主要损害的都是朝堂之上那些高官的利益。

易安对策的大致意思是这样的,渭南发生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当然不是以一己之力就能够力挽狂澜的,身为雁北王朝的官员,理应身先士卒,先不说是否是真心实意,会不会阳奉阴违,关键是他们是否去做了这些。

如果由一人前去赈灾,先不说成效如何,这样做的进境显然会极其缓慢,想要尽快有效的解决这个麻烦,采取常规的举措当然是行不通的。

如果将那些灾民分成无数个批次,然后交由数个官员管辖,这样一来,可谓是一举两得。

换句话说,哪怕这些官员阳奉阴违,但最起码能够保证给这些难民一条生路,就算效果仍旧有些差强人意,也比他们在渭南城之中夹缝中生存好过不止一筹。

当然了,并不是所有官员分摊这些难民,可以根据不同的官职,酌情减少,或者增加收容难民的数量,总而言之,就是能者多劳。

除此之外,这样做还能有效的防止难民动乱,这些难民被全部打散之后,就算有歹毒之辈,也最多只能小打小闹,还造不成什么太大的影响。

林诗茵并不在乎这些人的想法是什么,甚至关于她的意图,她也不怕被朝堂之上的那些人识破,她如果不用易安的这些对策,那些官员担忧的事情,就自然不会发生,反之,她如果采纳了易安的对策,那这件事情很快便会实施,而且她也绝不会临阵变卦,反正这件事情早晚都会公之于众,早几天跟晚几天,又有什么差别?

更何况,对方又能做出什么有效的对策呢?

她这一次可是站在大义之上出发的,他们如果选择拒绝,那岂不是说明他们只顾自己,对于国难视而不见,哪怕他们的心里果真是这样想的,但也不能将这些想法公然的表现出来。

在这般阳谋之下,哪怕他们心中极其不愿,他们也只能接受下来,这可不是在跟他们商议。

不过,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经此一事,易安势必会在朝堂之上成为众矢之的。

但话又说回来,就算没有这件事情的发生,易安也不可能融入那些奸佞之中,甚至用不了多少时日,易安也就跟这些奸佞格格不入了,这些判断可不是没有依据的,无论是那些奸佞的行事风格,还是易安的性格,都事先注定了这些事情的发生。

林诗茵对于这些都早有预料,但这件事情非但不会对她接下来的对策产生影响,甚至还有加快进程的效用,尤其是再配合如今这个意外之喜,势必会给这些奸佞带来当头一棒,只是现在大多数东西,还都只是她心中的猜想,至于究竟能否变成现实,一切还都是未知的。

……

果不其然,正犹如林诗茵所预料的一般,这件事情很快便通过那几个副考官落入了蔡金跟胡德庸等一众奸佞的耳朵里,无论是蔡金也好,胡德庸也罢,心里都不禁涌现出了一抹紧迫感,先前因为他们两人的斗争,已经耽搁了不少时间,这让他们都不由的耽搁了渭南的局势。

虽然渭南的一切都在稳步发展,最起码他们的下属是这样跟他们汇报的,他们也相信对方不敢向他们隐瞒渭南的局势,渭南的任务,本就充满了艰巨,就算做不好,他们也不至于怪罪下来,如果他们事先知道渭南不容乐观的处境,他们也能够及时的补救,可是对方一旦将渭南的严峻处境欺瞒下来,那造成的后果,可就会严重许多了。

对于黄志道那边,他们也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关注,俗话说得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果他们对于黄志道那边一无所知,那他们又凭什么战胜对方。

只是这件事情来的太过突然,他们双方的明争暗斗,这才刚告一段落,他们还没有来得及抽身对付黄志道,陛下就已经将熊熊烈火烧到了他们的身上。

眼下已经迫在眉睫,只是他们不禁有些犹豫,眼下的局势,他们似乎只剩下了斩草除根这一条路可走,这也是最简单有效的办法。

只是这样做仍旧有着极大的隐患,一旦处理不好,这势必会给他们带来极大的麻烦。

不过,现在留给他们考虑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他们如果还是拿不定主意的话,那可就来不及了。

至于联合,发生了先前那档子事,可谓是进一步的恶化了他们之间的关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