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哥拉:应该“更欧佩克”么
——西方石油财团的意愿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安哥拉的“欧佩克化”成色
据安哥拉新闻社12月20日报道,安哥拉这个非洲第二大石油出口国去年在这一领域成就喜人,按照官方刚刚发布的统计数据,原油产量同比增长50%,石油附加产品80%,石油出口量则增长了90%。
这个1980年才开始石油勘探和开采的国家自1998年开始起步,日产量一直维持在70万桶/天之上,而去年的平均日产量估计已达170万桶/天。更重要的是,据官方预测,这一增长势头仍在加快,预计在2010年前,日产量将突破200万桶/天,届时如油价保持稳定,将每年为安哥拉带来266亿美元的财富。
石油给安哥拉人带来财富、成就感和喜悦同时,也带来了争议的主题:安哥拉应该“更欧佩克”么?2007年1月1日,欧佩克自1971年尼日利亚入盟以来首次吸纳新成员,将安哥拉接纳入盟,但当时并未给这个新成员制定限额。
不少人支持安哥拉向欧佩克进一步靠拢,通过对限额谈判的让步,换取更大的发言权,因为一来这个年轻的国家自独立以来就多灾多难,在国际舞台上始终处于配角、甚至龙套的尴尬地位,而凭借新兴石油出口大国的光环,安哥拉有望第一次在一个国际组织里以明星般的身段出场,成为有一定发言权的主角之一,这将极大提升安哥拉的国际地位。不但如此,目前安哥拉的财富建立在高油价基础上,一旦油价回落,惟有依靠欧佩克这棵大树,才有望稳住脚跟,不至于如当年扎伊尔般,在一翻惊心动魄的云霄飞车旅行后颓然回到最初的起点。
但也有些人对此提出异议:欧佩克帮不了、也不愿意帮助安哥拉,在最初的勘探阶段它反应冷淡,直到2005年底欧佩克还对安哥拉的入会意愿表示轻蔑,理由是“产量不足”,然而当安哥拉石油产量真的提高,它又十分紧张:年初欧佩克曾表示,“两年内不考虑”给安哥拉设置产量限额,但当安哥拉在石油生产和出口上取得惊人突破后它又自食其言,在前不久迫不及待地规定了190万桶/天的限额,而这一限额显然已和安哥拉石油业的产能和雄心发生矛盾,谁又能保证,近年来不顾油价攀升而一直努力控制产量的欧佩克,会松开好不容易套在安哥拉这匹野马嘴上的辔头。而对于安哥拉脆弱单薄的经济而言,石油收入的增长太重要、太重要了。
170万桶/天的限额将在2008年3月1日生效,届时安哥拉将如何作为,是“更欧佩克”,还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将对世界石油市场的走势带来一定的影响。
事实上,在这个问题上安哥拉方面充其量有一半发言权,另一半则属于外国投资者。和舆论及民间普遍的印象不同,后者中最有影响的并非中国人,而是西方人——2007年产量最高的卡宾达0号区块“KizombaB”油田,开采权属于美国埃索(eSSO),另一块获得“令人惊喜”收益的GrandePlutónio油田则属于英国石油公司(BP),在扎伊尔省和北方省,即将大规模展开的天然气开采项目,除安哥拉国家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所占的36.4%股份外,其余股份分属于美国雪佛龙(chevron,36.4%)、法国道达尔(Total,13.6%)和BP(13.6%)。
这些财团的取舍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安哥拉的“欧佩克化”成色,在上世纪70-90年代的尼日利亚,它们正是这样做的。由于暴力事件频仍,正常石油作业常被打断,如今的尼日利亚已丧失了这样做的条件,而这样的条件在今天的安哥拉却存在,剩下的就只看它们的意愿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