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非洲”真能点亮非洲么?
据《圣经》称,上帝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要有光”。说到光,非洲恐怕是最令人艳羡的:它不仅是地球上接受日照最多的大洲,也是能源矿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谁能相信非洲是一个缺乏光明的地方?在非洲约9亿的总人口中,2.5亿生活在完全无电的环境中,他们中大部分只能依赖最原始、最落后的照明手段,这不仅污染环境、影响视力和健康,还极易形成火灾隐患。
即使通电的城市和地区,光明也并非随处可得:脆弱而老化的电网,时断时续的生产,让停电成为家常便饭,一个月停电20天,或者一天内断电20次,在许多非洲城市都并非天方夜谭,乡村就更不用说了,即使有电,微弱而不稳定的电压,也令宝贵的灯光,摇曳如风中之烛。看看非洲各地市场上畅销的煤油灯和马灯,就知道光明在非洲的匮乏和宝贵了。
电力是一切现代发展的基础,没有电,光明就会变得珍贵,没有电,文化的发展,工业的进步,生活的改善,现代文明的一切,都将成为无本之木。不错,非洲有太阳能,但有条件开发的只有肯尼亚、南非等个别国家;非洲有石油和天然气,但炼油业的薄弱,使即使尼日利亚、安哥拉这样的产油大国,也要依赖从国外进口的成品汽油来发电,像贝宁、布基纳法索这样本身就缺乏能源矿藏的国家就更不用说了。
如今世界银行似乎想扮演非洲的上帝,不久前,由他们主导的“点亮非洲”计划正式上马,核心内容是帮助非洲缺乏能源和电力资源的国家获得电力和光明。按照该计划,他们将主导这些国家电网的改造,使之“合理化”。具体的说,就是在世界银行的管理下引进私人和国际资本,让它们参与原本由国营电力公司垄断的电力生产,并给予它们自主定价的权力,按照世行的计算,这些私人资本将能提供“优质优价”的电力,吸引“有能力的用户”,从而减轻国营电网的压力,使他们得以腾出手来向无电的农村延伸,让更多人得到光明。
问题的关键是,非洲从来就不缺“优质优价”电:非洲大陆是全球小型汽油发电机销售最好的地区之一,在非洲任何国家的高档别墅区,每当停电时分,这里的家家户户灯火依旧,在漆黑一片的城市里显得分外突出,他们用的当然是私人发电机,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早已拥有了“优质优价”的“私营电网”,只不过这个“电网”的投资人和用户,都只有发电机主人自己而已。对于这些人而言,电力并不匮乏,光明并不遥远,停电或电压不稳,对他们也并无多大威胁。“点亮非洲”计划把突破口对准这些人,不啻是给饱汉送点心,却任凭饿汉忍饥,这种“补有余”的做法,恐怕只能得到“损不足”的结果,而不会是相反。
一些非洲分析家认为,世界银行的这一药方,是其长期以来“私有化万能”心态作祟,贝宁《博爱报》撰稿人葛巴圭第(SulpiceOscarGbaguidi)更毫不客气地讽刺说,世行不过是怕整天叫嚷着成立“南方银行”的委内瑞拉总统查维斯抢了自己风头罢了。
目前看来这一计划进展顺利,已有350家各国私营企业趋之若骛,他们当然从中看到了利益,也许非洲各国的权贵阶层也看到了。对于每天忍受数十次断电之厄的普通非洲人而言,“点亮非洲”也许不过意味着,上帝来了,带来了光明,但你必须为光明付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