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太皇太后下葬之后,刘彻的心情愈发莫测起来。
这一年的年景并不算好,太皇太后刚刚薨逝,刘彻的外祖母平原君臧儿也有了不太好的迹象,虽说刘彻对平原君的感情非常有限,但是,终究也是骨肉至亲,尤其在他听说了其实太皇太后跟他压根没有血缘关系之后。
平原君这会儿病势汹汹,太医们已经暗示,到了这个时候,就干脆一点,早点准备后事就是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晋阳那边干脆闹起了蝗灾,这个时候麦子刚刚也就是即将成熟却还没有成熟的时候,蝗虫这么一来,所过之处,便是什么也剩不下来了。
虽说中原地方大,没有哪年没有天灾,但是乱七八糟的事情凑到一起来,那就很让人烦心了。好在这个时候,“天人感应”之说并不流行,尚且没有被牵强附会地将“蝗”跟“皇”强行联系起来,对于灭蝗并没有什么忌讳的说法。
蝗灾若是范围太大,那么,首当其冲的是皇帝,你道德修养不够,治国不利,要下罪己诏。不过,好在这次的蝗灾虽然听说很严重,不过只是集中在晋阳一个郡,自然,这个郡的上下官员也要挨个换一遍了,跟皇帝的关系并不是很大。
这么算起来,这次的蝗灾比起上次黄河泛滥还要好一点,起码蝗虫一般情况下,不过伤害到人和畜牲,如今的问题就是,怎么样才能在赈灾的同时,将那些蝗虫消灭掉。
对于蝗灾的记载,从周朝的时候便有了,《诗经》上就有记载:“秉畀炎火”,也就是说在晚上点火,吸引蝗虫,进而消灭它们。
但是很显然,这办法的效率并不高,哪怕蝗虫具有趋光性呢,但是,它们也不会傻乎乎的自己就飞到火里面烧死自己,而以一般的蝗灾那种飞起来几乎遮天蔽日的迹象来看,就算你一巴掌下去就能拍死十只,在面对以亿为单位的蝗虫群的时候,人力实在是有些不及。不等灭完蝗虫,那些蝗虫已经将能吃的东西都吃光,往别的地方飞走了,临走还要给你留点后患,比如说,在地里产下让你一看就要眼花的虫卵。
韩则和韩嫣到宣室的时候,已经有不少人到了,这会儿一个个都沉默着不吭声,毕竟,蝗灾自古有之,但是切实有效的灭蝗的办法至今还没有哪本书上有记载,在场的人里面,也都是出身富贵,有人大概连蝗虫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谁知道该怎么灭蝗呢?
因此,这会儿自然是能不开口就不开口,万一被皇帝问起来,自己什么都说不出来,丢了脸面不要紧,被皇帝认为自己无能,那就很要紧了?没看见当初做过太子太傅,还教过皇帝的卫绾都被直接给夺了职了吗?
韩则对灭蝗也实在没什么好办法,他生活的那个年代,与蚊子苍蝇不同的是,蝗虫的进化速度远没有农药的更新速度快,最多在中学的生物课上学过一点,只知道蝗虫不是用脑袋呼吸,而且,蝗虫产卵非常多之类的常识,对于灭蝗,那是没有多大作用的。
第一个开口的是大司农,他不能不开口,毕竟这事本来就该他管,他想了半天,终于说道:“陛下,臣以为,可在田间挖掘沟渠,使人在田间驱赶,将其赶入沟渠之中,再加土掩埋,自然可以解决蝗灾!”
这个法子的确不错,但是问题是,蝗虫的生命力何等顽强,埋进土里,也不是不能再爬出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