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玄幻魔法>一碗茶的岁月> 第一二二章:长歌当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二二章:长歌当哭(1 / 2)

一碗茶的岁月 殷野望 更新时间 5个月前

 一个灰发苍乱之人坐在河边,仰天嘘唏,鸣乐而歌,但闻其声哀怆,寥落四野,是歌是哭,一时难辨。只二句便有千声万声,音情相感,缠绵悽恻,一句一转,一转一哭,节短调悲,其音自古。</p>

长利憨问:“他那个古意的吹奏乐器是什么呀?竟能演奏得这样凄惨……”</p>

“似是箜篌之类,”信孝闻着茄子说道,“那个人似乎唱的是一首古乐府歌辞。非常古老,诉说白首狂夫投河而死时其妻的悲惨呼号,表达了一位妇女对亲人的真挚感情。曲调悱恻凄怆,蕴藉深厚,直入人们心灵的深处。听来回环往复、沉痛莫名。”</p>

我静聆那人唱道:“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当奈公何!”</p>

“此即《箜篌引》。”蚊样家伙在后边叹道,“据说是朝鲜一位管理河流渡口的小吏霍里子高之妻丽玉所作。霍里子高早上起来划船,见一老翁披发提壶,横渡河流。老翁的妻子在后面劝阻,怎奈他不听,终于被河水淹死。他妻子就用箜篌弹奏此歌,曲终也投河而死。霍里子高把此事告诉了妻子丽玉,她为之感伤,乃用箜篌仿其声而作此曲。闻者无不堕泪饮泣。丽玉以其声传授邻女丽容,名曰《箜篌引》。包括晋代崔豹《古今注》等诸多中原古代文献记载了此事。”</p>

恒兴红着眼圈说道:“唐代欧阳询《艺文类聚》提及《琴操》曰:‘《箜篌引》者,朝鲜津卒霍里子高所作也。’短短十六个字,却藏着一个悲伤的故事。乐曲流传于世以后,朝鲜歌謡《公无渡河》被选入成为汉乐府《相和歌辞》之一。《箜篌引》乃汉乐府里最短的歌辞,和汉乐府最长的《孔雀东南飞》同是写夫妇的殉情之作。全诗四句,一气呵成,每句一顿,每顿愈深,叙述出悲惨事件的完整过程,抒发诗人惋惜、悲痛、悔恨之情,真切而深刻。虽只有十六字,里面却是蕴含了丰沛的情感和激烈的内心冲突。诗歌以妇人的口吻,通过妇人对丈夫行为发展的反应,表达出妇人在面临丈夫遇难全过程中心情的变化,在这一刻的心理矛盾达到了极点,最终她选择了殉情,这也令目击者和传诵这个故事的人不胜感伤因而为之传唱不息。《公无渡河》一经流传,摹写、扩写之作纷起,南朝诗人张正见、唐代诗人李白、以及不少明代诗人都有相关作品传世。我从来喜爱殉情的故事,对此欲罢不能……”</p>

我瞥他一眼,随着目光溜转,看到有乐伸头张望道:“不知他在那边究竟是吹,还是鼓箜篌而歌?你们还记不记得先前在‘搏浪沙’,张良也拿一个古意的东西在那里吹。你说他在吹筑,但我觉得‘筑’不是用来吹的。筑,是中原古代汉族击弦乐器,形似琴,先秦时为五弦,后来发展为十三弦,下有柱,演奏时,左手按弦的一端,右手执竹尺击弦发音。起源于楚地,其声悲亢而激越,在先秦时广为流行,却自宋代以后失传。”</p>

我瞠然道:“我有说过他在吹筑吗?”</p>

“有吧?”信孝闻茄转觑道,“我好像也听见。其实我觉得张良吹的是埙。此乃汉人先民特有的闭口吹奏乐器,音色朴拙抱素,独为地籁,属于乐器中最接近道家天籁的。这是在古代用陶土烧制的一种吹奏乐器,圆形或椭圆形,亦称‘陶埙’。以陶制最为普通,也有石制和骨制等。大小如鹅蛋,至少六孔,顶端为吹口。相传埙起源于一种叫做‘石流星’的狩猎工具,是中土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大约有七千年的历史,《周礼·小师》称其‘大如雁卵’,《诗经·尔雅》注曰:‘烧土为之,大者如鹅,锐上平底,形如秤砣,六孔,小者如鸡子。’其中以梨形最为普遍。《诗经·小雅》说:‘伯氏吹埙,仲氏吹篪。’这是古人长期摸索出来的一种乐器组合形式。后人多用为兄弟和睦之称。《古诗》中说:‘天之诱民,如埙如篪。’意为上天诱导下民,犹如埙篪一样相和,而不相争。埙是一种中音吹奏乐器,因为它的音色古朴醇厚,同古人说话时贯用的高声调相比,显得格外柔润。所以埙特别受到古人的推崇,因为‘中声之和’符合汉风,讲究中和,而非过激。埙在战国初就广泛应用于宫廷的祭祀活动中。秦汉以后,埙成了宫廷雅乐的乐器大家族中的重要成员。筑乃弦乐,用竹击打发声。战国末年燕国人高渐离就是有文献记载的最早的击筑能手。高渐离与友人荆轲一击一唱,音和意投。荆轲奉燕太子丹之命到秦国去刺杀秦王,高渐离与太子丹送荆轲于易水河畔。高渐离为荆轲击筑送行,荆轲和筑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在场的人无不为之感动。”</p>

长利掏出几张东西,要伸递给河边之人。信孝探眼而瞅,闻茄惑问:“那是什么来着?”长利告知:“先前从陈平那里拿了他几张纸钱,我想问河边那人需不需要……”恒兴转觑道:“陈平那年代哪来的纸钱?”</p>

“纸的出现,并非始于东汉蔡伦。”蚊样家伙蹲在后边说道,“根据《说文》解释,纸又被称为‘丝滓’,早期为毛毡。历史文献中最早的关于造纸术的记载,来自范晔的《后汉书》,举世公认东汉初期的宦官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人。但是也有一些文献记载了蔡伦之前就有纸张使用的例证。比如,在班固的《汉书·外戚传·孝成赵皇后》中,就记载了公元前二世纪用纸包药事例,后来出土的西汉纸,以现存实物证实了远在蔡伦发明造纸术之前,西汉就已出现了纸张的使用。这大约比蔡伦发明造纸术要早很多。也就是说秦末至西汉之初,就有了纸笺,当时的纸张质地差,不能用于书写。大约在西汉之初,人们用麻草和苎麻造出了纸。这种早期的纸仍然比较粗糙,不太适合写字。而纸字最早见于秦简,初意是漂洗丝绢的絮渣所凝之物,后指以丝为原料的缣帛制成的薄片。早期其甚粗糙,难写东西,却可涂画符号。秦汉之交,古人用于祭物。出现了纸捻儿、纸衣、纸标儿之类,人们常烧些平安无事的纸,念几句消灾解厄的经。涂符画有神像的纸渐为流传。民间喜用冥钱,旧俗为祭奠鬼神而焚化的纸钱。《七国春秋平话》载称:‘白起上纸祭毕。’烧纸钱传说由来已久,大量纸钱产生的时代则是魏晋,至唐盛行。有人认为,佛教的传入,烧钱也随之盛行。故可知烧纸钱由来,应该是受到天竺佛教习俗的影响。然而早在秦汉便有烧符纸的习惯,而符谶多与黄老一派的道家有关。”</p>

有乐摇扇说道:“陈平那个时候也是黄老一派,他年少时家中贫困,可他又偏偏喜欢读书,尤其喜欢黄帝、老子的学说。每逢社祭,其必主持祭社神事,人们推举陈平为社庙里的社宰。乡镇中有人办丧事,也请他去帮忙料理丧事,靠着早去晚归多得些报酬以贴补家用。西汉建立后,他当丞相,推行黄老之风,善治天下。司马迁赞其善始善终,论曰:‘陈丞相平少时,本好黄帝、老子之术。卒归高帝。常出奇计,救纷纠之难,振国家之患。及吕后时,事多故矣,然平竟自脱,定宗庙,以荣名终,称贤相。终安宗庙,定社稷。’曹操评价曰:‘陈平负污辱之名,有见笑之耻,卒能成就王业,声著千载。’可见陈平也跟我们家先辈属于同行,因为我家先人是在织田庄剑神社当祠官,亦即宗庙的庙祝。更早的时候,我家祖先仍是干这一行,在古代部落里属于专管祭祀和诠解禁忌的‘忌部’分工,可见跳神有一套……”</p>

因闻悲歌犹传,长利拿着苎纸欲递,忍不住又转头憨问:“河边那人究竟唱的是什么呀?感觉催人涕下的样子……”</p>

“意思是,”信孝轻声哼唱,“孩子爸哟,你不要渡河呀,不要渡河。孩子爸呀,你非要渡河,非要去渡河!”</p>

“我早就警告过他,不要渡河。”烟熏妆模样的高瘦男子望河兴叹,“可是恺撒不听。他偏要渡过,而过河就是过界。尤其是卢比孔河……”</p>

“渡过卢比孔河,”蚊样家伙在后边说道,“在西方是一句很流行的成语,意为‘破釜沉舟’。此谚语源自于克拉苏逝世四年之后,时任高卢行省总督的恺撒破除将领不得率军渡过卢比孔河的禁忌,带兵进军罗马与庞培展开内战,并最终获胜的典故。根据罗马当时法律,任何将领都不得带兵越过作为意大利本土与山内高卢分界线的卢比孔河,否则就会被视为叛变。这条法律确保了罗马共和国不会遭到来自内部的攻击。因此,当恺撒率领自己从高卢带来的军团渡过卢比孔河的时候,他无疑挑起了与罗马当权的庞培和元老院中的贵族共和派的内战,同时也将自己置于叛逆者的危险境地。”</p>

“恺撒在渡河前也曾犹豫过。”烟熏妆模样的高瘦男子喟然道,“据说在某位‘神奇人物’的帮助下,他最终还是指挥部队渡过了卢比孔河,并留有‘骰子已经掷下’的名句。”</p>

长利憨问:“不知是什么样的‘神奇人物’帮他走出了这一步?”</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