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一部《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火爆全国,截止目前为止票房已突破9亿,成为目前国内票房最高的动画电影。对此,腾讯动漫特别采访了国内的著名的动画评论家孙立军先生,请他来谈一下对于“大圣归来热”的解读。
人物介绍:孙立军,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动画专业,1988年至今从事教师工作,现任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动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视协卡通艺术委员会理事、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连环漫画分会理事长。
问题1:您认为《大圣归来》的成功是偶然还是必然?
孙立军(以下简称“孙”):这个很难回答,因为在中国既不存在偶然也不存在必然,它成功就肯定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就像当年的《喜羊羊》、《熊出没》一样,偶然和必然其实都存在,包括《大圣归来》的团队都没有想到会有这么的成功。
腾:网上过有对他们团队的采访,确实是这样。
孙:为什么又说它是必然的呢,因为它抓住了一个所谓的机遇期。首先它有一个良好的作品本身,然后又选择了一个比较好的档期,包括其它各种时机,包括网上营销等等。所以说成功也是必然,两者都具备才可能成功。此外现在荧幕数量的剧增也是催生这个高票房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十年前的话,我们的荧幕数只有一两万块的时候,怎么可能出现这样的成绩?
问题2:您觉得《大圣归来》的成功对整个中国动画产业有什么影响?
孙:我觉得对长远来讲,整体影响并不大。这个发展的必然就是这样。就像十年前我做第一部《小兵张嘎》一样,虽然没有上映,但是那个05年的《小兵张嘎》已经说明,除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以外,还有更多制片公司、民营的公司,都可以做成动画片。
腾:您的意思是指,一家公司的成功对整个行业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孙:对。而且现在我们的媒体有一个问题:只要它票房好了,就认为它是成功了。我觉得这种想法太片面了。它并没有推动中国动画产业,不会因为这一部就会让中国动画电影就怎么样了。我们同样需要反思现在的市场环境科学不科学,规范不规范。比如说它票房不错,其它电影都要为它开绿灯,延长它的秘钥期等等,这些其实从市场化来讲是不应该的。
问题3:《大圣归来》火了后,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官方做出了表扬,您对这个是怎么看的?
孙:我希望表扬的不是这部影片,中宣部更应该表扬的是背后那些默默无闻的有原创精神的团队。因为这部影片并不是一两个人或一两部影片所带动的,它背后其实是十多年来整个动画行业的各个环节的努力才有的今天。是多少人的累积,不断的成长,不断的进步(才有今天的成绩),光表扬它一个其实是不够的。
问题4:对于再次翻拍西游记这个题材带来的成功,有观点认为国内关于题材的选择一直在炒冷饭,拿不出一个真正的属于民族的又有创新性的东西,您怎么看?
孙:确实是有这方面的感觉。优势上来说我们本身有厚重的文化历史,有这么多积淀、素材。但另一方面忧虑的是大家还是只盯这些的时候,实际上就是我常讲的关于“中国文化时尚化”的问题。如果我们解决不了文化的时尚化就很难使中国的动画做一个引领。所以我还是更喜欢看到有真正创新精神的作品。
问题5:在您看来,国产动画应该怎么走?达成了什么目标才算是整个国产动画领域的一种进步和提升?
孙:动画和动画产业是两个概念。动画是围绕着动画作品本身来谈,而动画产业都是从一些市场的角度来看动画这个产品。
第一、从动画的角度来讲,一个优秀动画作品的出现,是一个动画电影工业成熟的标志。比如《喜羊羊》、《熊出没》、《大圣归来》等等优秀作品,只有多涌现出几家具备了自己良性的创作生产能力的公司,才能证明中国的动画业整体是发展的,(具备)成熟,或者说稳定性,就像皮克斯梦工厂。既然它是个制片机构,就必须具备优秀作品的可持续生产能力。不能七八年出一个,又过了两三年出一个,那说明你的创作团队啊市场运作啊策划能力啊艺术品质啊都不稳定,你只有第一代,没有第二代第三代,那你的工厂就不具备百年老店的资质。
第二、我更看重受众的问题。由于我们的受众是受日本、美国动画培养起来消费群体。所以我希望在市场的培育方面能够做长久的规划,让那些12岁以下的小观众们也能够早一点能看到优秀的国产动画,那样等他成人以后,或者说真正成为一个消费者的时候,会去消费自己的原创动画。今天谈原汁原味的原创也是不现实的,口味的培养,消费群体的培养,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第三、我们知道动画片是最具“国际象”的,国界是最不明确的。动画不像我们中国自己的故事片,都是黄皮肤黄面孔,动画片中的形象就很容易国际化。我们的动画如何面对未来的国际化,向国际市场推广中国的作品,也是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我们的作品要学会走出去,走的出去自然就是中国特色了。没走出的话,视野也好题材也好能力也好,就会和一流的有很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