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听到这消息,就向官吏下令捕捉郭解。郭解逃跑,把他母亲安置在夏阳,自己逃到临晋。临晋籍少公平素不认识郭解,郭解冒昧会见他,顺便要求他帮助出关。
籍少公把郭解送出关后,郭解转移到太原,他所到之处,常常把自己的情况告诉留他食宿的人家。官吏追逐郭解,追踪到籍少公家里。籍少公无奈自杀,口供断绝了。
过了很久,官府才捕到郭解,并彻底深究他的犯法罪行,发现一些人被郭解所杀的事,都发生在赦令公布之前。一次,轵县有个儒生陪同前来查办郭解案件的使者闲坐,郭解门客称赞郭解,他说:“郭解专爱做奸邪犯法的事,怎能说他是贤人呢?”郭解门客听到这话,就杀了这个儒生,割下他的舌头。
官吏以此责问郭解,令他交出凶手,而郭解确实不知道杀人的是谁。杀人的人始终没查出来,不知道是谁。官吏向皇上报告,说郭解无罪。御史大夫公孙弘议论道:“郭解以平民身份侠,玩弄权诈之术,因为小事而杀人,郭解自己虽然不知道,这个罪过比他自己杀人还严重。判处郭解大逆无道的罪。”于是就诛杀了郭解翁伯的家族。
从此以后,行侠的人特别多,但都傲慢无礼没有值得称道的。但是关中长安的樊仲子、槐里赵王孙,长陵的高公子,西河的郭公仲,太原的卤公孺,临淮的兒长卿,东阳的田君孺,虽然行侠却能有谦虚退让的君子风度。
至于象北道的姚氏,西道的一些姓杜的,南道的仇景,东道的赵他、羽公子,南阳赵调之流,这些都是处在民间的盗跖罢了,哪里值得一提呢!这都是从前朱家那样的人引以为耻的。
太史公说:“我看郭解,状貌赶不上中等人材,语言也无可取的地方。但是天下的人们,无论是贤人还是不肖之人,无论是认识他还是不认识他,都仰慕他的名声,谈论游侠的都标榜郭解以提高自己的名声。谚语说:‘人可用光荣的名声作容貌,难道会有穷尽的时候吗?’唉,可惜呀!”
但在影像中的朱家、田仲、剧孟、郭解不光是侠义心肠,而且都有一身不俗的武功,特别是剑术,已经都到了以气御剑的真实功夫,百步之内取人首级已是易事,在这个影像中已经证实了一个千古之谜,c国古代真有以气御剑百步之内取人首级之侠客。
如朱家、郭解其人,当年真是: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特别是郭解其人,武功可以说真是到了仙侠般的高深,这只是出于他的侠义精神,几乎从不示人,但也曾经多次暗地里诛杀过罪大恶极的恶人。
郭解(生卒年不详),字翁伯,轵县(今河南省济源)人,汉善相人许负的外孙,西汉时期游侠,作为《史记·游侠列传》中的主要人物而著名。
《史记》记载郭解为人短小精悍,不饮酒。年轻时心狠手辣,看人不合意就亲手杀过不少人。后来亡命天涯,做雇佣打手、藏匿凶犯、私铸钱、掘坟盗墓一类的违法行径也数不胜数。不过运气好,窘迫时常得逃脱或大赦。
成年后行为上开始有所收敛,喜欢散财结义、自负侠义,但是为霸乡里、心狠手辣的作风依然。同时他重义轻财,喜欢结交官吏和当地豪杰,如果与他习气相投,既是有仇有怨也愿意以德报怨。不少人都称赞他的作风,并愿意听他驱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