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历832年下半年如白驹穿隙。中央钟塔上的蔓生植物从碧绿变成光秃秃的脉络网,叶儿都被秋风给捋光了。
均摘星打了十六场战斗,八场战斗和学生对战,八场战斗和学生背后的六位导师教授对战(同其中的两位导师重复交手),当然了,如果把在课程中的战斗也算上,应该一共是战了三十七场。
均摘星在天体塔学院内的排名一路飙升到了第三名。而在宇宙历832年末,均摘星的富能度达到了六万三千。信息点也已经补充到了九百三十七个。信息点数量较少的缺陷已经不再那么明显了。
而思维加速带来的学习总结优势越发凸显。
天体塔的年轻学生,年龄都是三十岁以下,对于知识、正统的体系是知道答案,知道该怎么做,但不知道填错后具体会产生何种错误的后果,而均摘星依靠多次测演的经验,以及极快的思维速度,能比他们看的更多一点。
均摘星的思维速度已经达到了一千一百倍,在与天体塔学生们的低端局中,利用战术诱骗,让他们在对抗中情不自禁用上自己的想法。然而他们一旦自主跳出模式,就再也回不去了,因为他们的漏洞一旦被均摘星抓住,均摘星就绝对不会让他们回归正轨,将战略主动权牢牢地控制在手中。
总而言之,这些学生疏于对抗,对成熟体系太过自信,而没有深入了解成熟体系等原因,让天体塔的学生——都有些“赵括”。
纸上谈兵:站在战局外,在全盘信息通明的情况下,能够利用专业知识体系分析得头头是道。一旦处在信息迷雾的对抗中,对专业知识体系的运用就偏向于主观性。
而站在军事学院的角度上,天体塔学院的问题已经陷入死循环。
纸上谈兵的毛病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加强测演对抗!可是实质上作为二流学院,却依旧想要维持一流名义的天体塔学院,现在的自信心颇为脆弱!
联邦指挥官测演要消耗大量资源,联邦不可能无限地给学院提供测演次数。每年测演次数的百分之三十,由各个学院内部瓜分,用于学院内测比。而剩下的呢?则是联邦鼓励各个学院交流!
由于圣枪学院的强势,天体塔学院和其他三所学院一样,都是避开锋芒。而这避开,就等于放弃。
矛盾就在这!如果敞开对外,一夜之间就能把一流学院的面皮戳个干净,而若是继续封闭——现在这种落后将永无翻身之日。
……
天体塔学院的上位指挥官导师不可谓不强。
均摘星和其对抗中,一点好处都捞不着,他们的对抗经验全部刻录入自己的作战体系系统中,形成简易人工智能,军队近乎成为他们思维衍生的身体。
均摘星的思维容器在此方面占不到便宜了,因为上位指挥官的应变,都是将自己的思维习惯录入到了芯片中。和芯片比反应,这就是人的胳臂和机械轴承比做功,人脑再大基础也是有限的,而几万吨的作战基地,其计算设备可是超算级的,而在坑道、电子指挥塔内也有充沛的平台安装智能设备。
现在均摘星在和导师对抗的时候,也大量将总结的经验录入到芯片中,而不是靠着思维急加速来傻拼!
均摘星的思维加速,现在运用的方面——集中在了学习、总结上!
……
每一个上位指挥官背后的流派都是数百年的经验积累总结而成。而均摘星现在自己的作战体系,因为在高强度对抗中充满瑕疵,所以正统流派称呼为左道!均摘星现在正在利用思维加速,自己总结转正。
在这个时代中,从功利性的角度来看,均摘星这种行为有些浪费,浪费了大量比测资源,还不如学习一个已有的正统道路。——现如今均摘星展现出了进取能力让天体塔学院导师们都是如此认为的。
唉!先前天体塔学院的上位指挥官们则是认为均摘星天赋残缺,接受传承,可能浪费比测名额,故没人愿意收均摘星为徒。
[这就如同某些发达国家总觉觉得后进国家从基础发展,制造伪劣品,不环保。而落后国家对他们求技术,求资金。他们又觉得你没必要且不配发展。]
现在均摘星八次战斗无一例外全部失败。在天体塔导师眼中,均摘星这每一次失败,都是我行我素,朝着牢不可破的铁壁撞击。
但在天体塔学院诸多学生的眼中,均摘星的气质已经冷酷得如同阴森森的冰雨笼罩着整个天体塔学院。他们不清楚:这个不正常的家伙还要在天体塔内肆掠多久。
是的,天体塔学院学生会的机会不多了,浮冰思北已经接下了均摘星的挑战书。难道整个天体塔学院真的要被入学还没满一年的新生打个对穿?
在学校的花园中。
穿着感应电子机械服的均摘星,在林荫中走着,周围的人和学生看到均摘星,纷纷让开,以敬畏的目光瞧着均摘星。
而均摘星的表情此时却比一年前更加木楞了,看不出有受挫之丧,亦找不出骄狂之色。外界的评判仅仅是各色旁观者于自身立场中主观揣度。
在这一年内,均摘星虽然在天体塔学院的对战中战无不胜,但通过课程中的测演,是知晓着天高地厚,也晓得自己行路步数!
课程中,均摘星终于遇到了圣枪学院最顶尖的天才——苏天基。
如果说融继英是几十年未遇到的天骑士天才,而苏天基则是在指挥官系,强大的耀星,如果说当代年轻指挥官中,谁最有可能是下一位英雄位指挥官,苏天基是朝着这个目标跑得最快的一位。
课程中,均摘星比了三次。
基本上都是从头到尾被压制得死死地。上位指挥官最重要的,火力和进攻部队的衔接。
苏天基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呢?
在上千公里的战线上,他组织的全线,八十个进攻点上的突击,能对均摘星全面碾压。
仔细看一个突击点的战役安排,往往是核爆打击前,就开始指挥部分渗透部队朝着核爆区域冲锋,同时重火力开炮在预定地点内炸开一个个弹坑,等到核爆的两秒前,渗透部队刚好潜伏到弹坑内。
随着核闪光横扫一切。在弹坑中,兵团规避掉大片的光辐射杀伤,然后直接一跃而起,避过冲击波在低空中造成的不规则湍流。直接以一个弧线越过地面冲击波后,朝着那毫无抵抗的区域进行冲锋。这一个突击点上的两千多个单位,能够打穿四十万平方公里的区域。
苏天基给均摘星的影响非常大——因为均摘星眼中始终以最强为业界标杆。
在面对苏天基的打法时,先天不足的均摘星如果跟着走进攻路线将面临无解。
均摘星自我钻研的战术体系时,以能对抗苏天基横推为重要指标。
均摘星:“一个可以轻松被第一解决的老二毫无意义。必须要有抵抗最强的能力,能在最强者的威慑下有一战之力。这才是竞争的意义。”
嗯,陆地上正面大规模战役刚不过他,但是可以用前沿补给基地快速在沿海地区上浮。依托海上运输的机动性,将对抗的最大编制,压缩到一千个单位以内。
依靠这套体系,均摘星现在能够和他打个四六开——均摘星现在四,苏天基是六。
看似还是落入下风,但是重点在于:均摘星的军工生产体系全面强调移动,是整套兵工标准开始适应大洋上的机动运输。不让对方抓住。
故在课程中,和苏天基的第三场比测中,均摘星成功能在苏天基面前勉勉强强强撑,虽然也是败了,苏天基却只能在后期,依靠足够的人力,物力资源,才解决战争,与融继璇一样,都是无限在太空中堆叠卫星网,把每一片大海实时监控,才能干掉均摘星。
均摘星的这套战法,是败在自身能力不足上,不是败在体系上。这和其他人败给苏天基具有本质性不同。
均摘星纵然敌不过苏天基,但苏天基在实战中要付出重大代价。——均摘星的拔剑对苏天基具有威胁。
不过,站在功利性的角度上来看,均摘星在这条指挥官体系的建设上,可能并不适应潮流的发展。
均摘星对此黯然评价自己道:“李广难封!”
……
李广,西汉名将,在汉武帝继位前,在边塞依托长城要塞体系,在对匈战争中颇有战绩。但是在汉武帝全面对匈奴发动战争后,对他重用时,他的部队要么是迷路,要么就是遇到几倍伏击,而与之相对的卫青、霍去病,直接一路长驱直入,直捣匈奴王庭。这同行这么耀眼,李广自然是显得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