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长叹一声,还是要做些决断的。于是就对首辅道:“我现在就下旨,命令登莱水师出兵。”然后想了想,最终痛苦的道:“最少,将毛文龙给我接回来,要不就让天下人寒心了。”
叶向高却站出来,神态坚定的道:“臣不敢署理万岁旨意,臣绝对不能为一人而坏一军,臣绝对不敢因一人而坏熊经略制定的复辽三方之策。”
“臣反对。”又一个大臣站出来反对。
大明就是这样,皇帝的圣旨不是通行天下的,没有内阁署理,除非是皇家内部事情,外朝没有内阁署理也不过是放屁,根本就不做数的。
天启就张张嘴,却是什么话也没说,最终孤独的摇摇头,站起来。你们吵着吧,朕现在就安排晚饭,大家不吵出个章程就都别走来。”
这话一出,满堂大臣无不目瞪口呆,这是皇帝要让大家难看啊。这就是说,让大家就这么争吵到地老天荒,但好在他还不至于饿死大家。但违抗中旨什么的大家都可以,但皇帝让大家这么工作下去,却没有一个人敢不遵循。
不管臣工们尴尬的表情,天启突然有了一种捉弄人得逞的小窃喜,“朕乏了,你们就谈吧,总得谈出个结果来吧。等有了结果,通知一下朕。”但还是最终说道:“杀毛文龙,想也别想。”斩杀大臣,哪怕是一个百姓,都要皇帝亲决的,没有皇帝批准,内阁也做不了主,这就是大明的双方掣肘制约的政治格局。当内阁强势的时候,皇权就弱了,当皇帝强势的时候,内阁也就退了。
说完这话,天启就丢下所有的臣工,带着几个陪读的太监向后宫走去。
走到半路的时候,不由得唉声长叹:“既然我说的话你们根本不在乎,那么,还要我这个皇帝做什么?你们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吧。”然后就神情无比落寞的对着身后一个太监道:“魏大伴,你现在就拟一个中旨,准备一笔内帑钱,等毛文龙战死的消息传来,就加封毛文龙大明守备总兵官,抚恤一万两,荫蔽他的儿子进太学读书。”然后坚定的道:“如果叶向高敢不署理,那么我就可以将他赶出内阁,这个权利我还有。”
跟在后面的魏忠贤就只能长叹无语了。
天启望了望天,眼角不由得有些湿润:“让毛文龙去辽东,我也是同意的,但不能救他,我也是无可奈何的,只能这样告慰他的在天之灵了。”然后低头弯腰,佝偻着身子往前走,一行太监宫女就只能跟着这个寂寞的皇帝前行。
“对了,明日我不上朝了,反正有我无我都是一样的,魏大伴,你听着点,如果内阁群臣有了关于毛文龙的,就给我,如果不是这个,也就不必烦我了,你就看着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