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综合其他>抗日之快意恩仇> 三百三十、提前布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三百三十、提前布局(1 / 2)

抗日之快意恩仇 黄帝子孙 更新时间 2019-10-08

 想到黄佳俊的这个提议让最高当局发生了很大的兴趣部长拿来的计划,当即一个电话把黄佳俊招到自己的跟前。

现在黄佳俊进最高当局的官邸还真是方便,早就有人在门外等着,一看到黄佳俊一到,马上就把他领到最高当局的办公室。

一个侍从推开办公室的门,笑着对黄佳俊说道:“黄将军请!委座正在里面等着你呢!”

黄佳俊对他笑笑,大步的走了进去,只见最高当局坐在办公桌的后面,正在处理公文。

“校长!”

“哦!佳俊来了!”最高当局从文件堆里抬起头,做了一个手势,“我马上就完!你先坐坐!”

黄佳俊找了一个位置,默不作声的坐在那里,正襟危坐,眼睛一眨不眨。

不一会,最高当局处理完文件,从桌子后面走了出来:“佳俊,喝茶!”

黄佳俊急忙起立:“校长,不知您叫学生来有什么事情?”

“坐,坐!”最高当局坐好后,“也没有什么事情。只是想听听你的想法。”

“计划进行的怎么样了?”最高当局喝了一口白开水后,才开口说道。

黄佳俊不敢怠慢:“报告校长,前期的计划已经顺利实施。只是看起来效果不大!”

“那你看,这次日苏冲突谁的胜面大一些?”这才是最高当局关心地问题。

“校长。学生的推断也是所有参谋团的一致意见:关东军没有一点胜面。毕竟从一开始日本人就犯了兵家大忌,没有经过周密的准备就妄想一举打残苏联的远东军队,这不过是一个笑话。”

最高当局脸色凝重:“理由?”

“这是由日军的一贯战略决定的!日军向来就是先挑起冲突,.继而把冲突扩大.如果成功便可全面的侵略.这是一种赌徒法!这种打法面对弱国是没有问题地,但是面对向苏联这样具有极其强大动员能力和输送能力的国家,只能是给对方以足够的反应时间。如果我是关东军,那么就在冲突的初期集中起绝对的优势兵力一举击溃当面的苏军,这样就算是要谈判也会让自己处于相对有利的地位。”

“那是不是就没有办法改变?让他们的冲突扩大或是把时间拖长!”最高当局看起来已经有点急了。

“这就是我们下面要实施的计划。我认为就在这两天日军将会发动起一次大规模的进攻作战。等到他们再次被击退后,就是我们出手地时候。”

“哦!说说,你将怎么办?”最高当局的眉毛一扬。

“是!我将在这两天组织一次重庆各国驻华军官的联谊会。将在会上专门讨论诺门坎冲突。我将在这上面把我们地计划原盘托出。不过,这将是一个迷惑的花招。迷惑苏联人。但是更为具体的计划将有一个可以值得信赖的渠道传到日本人的手里。这就要看关东军有没有这么大的魄力了。不过,我个人认为关东军在受到打击后,一定会不惜一切代价进行报复的。所以,我个人认为这个计划成功地几率很大。”黄佳俊不敢隐瞒,把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

“很好!你办事!我放心!”最高当局高兴的站了起来,拍拍黄佳俊的肩膀,“你真是我的好学生!”

他说的自然,黄佳俊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却是一呆:“这句话怎么这么熟悉了?”

最高当局却没有注意这一点,而是继续说下去:“佳俊。你很有战略眼光!国家对你的倚重颇多,有什么想法就不要藏在心里,说出来大家参详参详。关于东北的事情你就全力去做。我会让各个部门全力协同你地。”

“好了!这个事情就说到这里!说说你对培训班的想法!”最高当局把话题硬生生地转了过来。

“校长。学生是这样想地!我们跟日本帝国主义的实力在短期内是无法有大地改变的。那么难道我们能看着他们把占领区变成他们的原料来源地?再转化成战力用到战场上。这是不能容忍的。所以,我们需要给他们找点麻烦。但是,在敌后的战斗对人员的要求是很高的。因此应该先对这些人员进行一定的培训,再教给他们必要的一些技能,再投入进去一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可以想想在鬼子自认为已经稳固的地区,如上海,南京。北平等这样的大城市到处都是暗杀,袭击,会是怎么一付场面?再说了,这种方法投入小,但是产生的效果确是不可小视的。所以我绝对国家应该加强这方面的重视。”

“嗯!说得很好!你的那个计划我也看了觉得很不错。”最高当局对黄佳俊的表现很是满意。

这时一个侍从走进来报告:“委座,何部长、陈部长、还有戴局长他们到了。”

“叫他们进来吧!”最高当局做了一个手势。

何部长、陈部长看到黄佳俊已经在里面了一点都不觉得奇怪,不过,戴笠就不同了,看到黄佳俊能受到单独接见的恩宠。顿时在心里对黄佳俊的评价更上了一个层次。也在心里对怎么和黄佳俊打交道有了一个更为明确的决定。

等到大家坐好后,最高当局清清嗓子。说道:“这段时间以来。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很大,国府有必要为此做出一个基本的判断。请大家过来。就是想听听大家的意见。欧洲局势持续恶化,希特勒和墨索里尼摩拳擦掌,日苏也爆发了冲突,美国也正在修改政策,这些无疑会给中国的抗战大局带来深刻的影响。因此,我们绝对不能稍有松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