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综合其他>抗日之快意恩仇> 百九十六、针锋相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百九十六、针锋相对(2 / 2)

抗日之快意恩仇 黄帝子孙 更新时间 2019-10-08

第一案‘在战略上的收效较大,但必须5师团以上地兵力,才能保持遥远的后方联络线‘,而后案虽必须强攻硬打,伤亡会比较大,但‘使用兵力可较少,与后方水道交通联络的安全和补给亦较便利‘。

从会战经过看,上述预测基本符合实际。根据战后发现的日军一份名为《大本营的作战设想和现地军的调整》文件披露,徐州会战结束之后,日军大本营在筹划向以武汉为中心地华中地区腹地展开进攻时,最初‘计划以一个军沿京汉线南下,一个军沿扬子江进攻‘,但该方案经过综合考量最终被放弃,而改以‘主力军沿淮河进攻大别山北面地区,以一个军沿扬子江进攻‘。其最大理由在于兵力使用较之原来为省,且‘利于华中派遣军统一指挥作战‘。

总之,机关算尽,日军一方面要‘攻占汉口附近地区‘,并要集中全力‘尽量缩短汉口作战时间‘,计划‘以初秋为期,占领汉口‘,而另一方面则是‘发动攻略汉口之战,使其成为战争一决雌雄地最大机会‘,但朗朗乾坤,岂容豺狼当道?

武汉会战前,中国军队已历经松沪会战、南京保卫战以及徐州会战,既取得了一定战果。包括台儿庄大捷,沉重打击了侵略军地嚣张气焰,但也付出了大片国土沦丧、抗击战线递次后退的代价。痛定思痛,特别是徐州会战地有益经验为中国军队准备武汉会战提供了重要参考。

在总结经验教训并吸收前期在南京召开的国防会议上中共代表团所提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于1937年12在武昌提出了题为《第三期作战计划》的武汉会战基本构想。

与日军地意图针锋相对,中方的会战总体构想是。‘要以持久战、消耗战,打破敌人速战速决之企图‘,‘确保武汉核心、持久抗战、争取最后胜利‘,‘使不能达速战速决之目的,而消耗疲惫之‘,‘此次作战,将不以一城一地的得失进退为重,而在于自动地选择有利的作战地区。达成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之目的。‘

针对武汉周围皆为沼泽地区,湖港甚多,山岭甚少的总体军事地理情况,构想提出,会战要‘以各战区为外廊,发动广大游击战,同时新构筑强韧阵地于湘东、鄂西、西、豫西各山地,配置新锐兵力,待敌深入,在新阵地与之决战‘。也就是将防御的重点设立在武汉外围地域。无论情况如何变化,将作战力量‘一句话,指导思想是“应战于武汉之远方。守武汉而不战于武汉”。务立于外线地位与敌作战,确保机动之自由‘,特别要‘利用鄱阳湖、大别山地障及长江两岸地丘陵、湖沼,实施战略相持,争取作46个月,予敌以最大消耗|部分兵力在华东、华北开展游击作战以牵制日军。

《新华日报》在1938年1月发表的一篇题为《怎样保卫大武汉》的社论中也指出。‘欲保卫武汉。必须先从远后方去牵制和打击敌人。从野战中去消灭敌人,这才能争取时间。加强起大武汉的防卫力量,建立起新的军备,以准备决定胜负的战斗‘。社论并特别强调,‘不论敌人故作声势企图在钳制方面吸引我军,或是一时的转移进攻方向,我各战区的作战部队必须坚持主动一改过去互不配合被敌人各个击破的错误,必须在各自战区坚持长期抗战,发动和配合群众的游击战争,以纠缠和阻止敌人地

随着战局的发展,会战的指导思想也在不断完善和调整。8,,,‘以聚歼敌军于武汉附近之目地,应努力保持现在态势,消耗敌军兵力,最后须确保大别山、黄麻间主阵地,及德安、溪、辛潭铺、通山、汀泗桥各要线,先摧破敌包围之企图,尔后以集结之有力部队,由南北两方面向沿江夹击突进之敌。‘

在9月16日制定的《武汉会战作战计划》中再次明确,‘以自力更生持久战为目的,消耗日之兵源及物质,使敌陷入困难,促其崩溃‘。该计划强调,‘预期在武汉外围与敌主力作战四个月,予敌以最大之消耗,粉碎其继续攻势之能力‘。

根据研判结论,国民党会战指挥部制定的会战指导要点是,‘为达成保卫武汉,长期抗战,争取最后胜利之目的,应以一部配置沿江各要地及南浔路线,以主力控制于德安、瑞昌以西及南昌附近地区,侧击深入之敌。无论如何变化,我军务立于外线作战地位,与敌作战,确保机动之自由,至万不得已时,以卫戍部队固守武汉,主力应转移武汉外围,以求夹击敌军而聚歼之。‘

据此而选定的决战地带包括三个区域,即南段,莲花、萍乡沿湘赣边境之桐木、东门市、龙门厂、通城、羊楼司一线;北段,太平镇、河口镇、新府集、武胜关一线;中段即大武汉地区附近。

在作战部署方面,为因应大战需要,军事委员会早在1938初即对兵力进行了重新组织和部署,将全国划分为6个战区,即第一战区程潜,作战地域平汉路及陇海路中段;第二战区阎锡山,作战地域山西、绥远及陕北;第三战区顾祝同,作战地域江、浙;第四战区何应钦,战地域两广;第五战区李宗仁,作战地域津浦路;第八战区蒋介石,作战地域甘、宁、青。

会战兵力方面,中国军队以近130师组成武汉会战地南北两大作战兵团,分别担负江北和江南地防御。此外,以20个团兵力担任武汉守备任务。

江防力量方面,1938年2新成立地海军战时总司令部总司令陈绍宽率第1舰队(炮舰8艘、炮艇6艘及测量、运输等辅助舰船共20余艘)、第舰队(炮舰6艘、炮艇9艘及鱼雷艇等,亦共20艘)参战。3舰队(已裁撤)副司令谢刚哲所率余部改编为江防要塞守备司令部,下辖3总队和1个炮兵大队,分别部署于各要塞区担任守备。

为统一江防陆、海军和要塞的指挥,军事委员会还专设了江防军总司令部,以刘兴为江防军总司令,海军第2队司令曾以鼎为副总司令,隶属武汉卫戍总司令部。

中国军队作战方案地总体思想是是,‘守武汉而不战于武汉‘,并‘以长江方面为防御重点,一方面将第五战区各部南调,依托大别山向东布防;另一方面于38年6月间为武汉会战而成立第九战区,‘将原部署在京汉线两侧的汤恩伯兵团、薛岳兵团转调长江以南,并入第九战区序列。在任务区分上,第五战区负责长江以北地域的防御任务,而‘武汉沿江长江以南‘的防务则由第九战区负责。

第5区司令李宗仁,下辖23军,其主要任务是‘确保大别山主阵地,积极击破沿江及豫南进犯之敌‘。为此,刚刚指挥结束徐州会战并取得台儿庄大捷的李宗仁,将主要兵力部署在位于大别山地区的信阳、商城地域,而另以一部部署在大别山以西,协防长江北岸地域。

第9战区在武汉会战中肩负的责任尤其重大,根据指令要‘拱卫武汉,达成长期抗战,在武汉外围,利用有利地形,极力消耗疲惫敌人,乘机予以局部歼敌‘,形成‘从九江至武汉的大纵深防御体系‘,‘对威胁我们的敌人采取攻势,必须严密监视敌人,时刻保持主动地位……或从正面冒死突进,或由侧面绕道截击,或迂回包抄围攻歼灭,或纵兵深入断敌归路……陷敌人于被动,使他顾此失彼,应付不暇。如此我们才能固守,才能够借津浦、道清两路来屏障武汉‘,使‘武汉重心不致动摇,国家民族才有保障‘

会战指挥部为第九战区配备了国民党军队中的精兵大将。战区司令陈诚,下辖第1、第2兵团和直属队。其中,第1兵团总司令薛岳,下辖1个军,共25个师,主要任务是‘防守鄱阳湖西岸南昌一线‘|司令张发奎,下辖14个军,共28个师,)守九江以西至蕲春长江两岸各要点‘。此外,特设1个武汉卫戍总司令部,下辖数师武汉守备部队。并明确武汉卫戍总司令部的组织规模与战区相似,由陈诚兼任总司令,统筹全区应战准备。

对于这些大的战略方针,黄佳俊这个小小的少将还无法说上话,再说了自己的新180已经是个残废,最重要的是怎么尽快的恢复战力这才是主要的。好在战争开始的时候,黄佳俊就叫何达夫在郑州,开封等地开设了十几个招兵站。虽说知道战后军委会会对参战各军进行补充,但是,黄佳俊明白僧多粥少,那点点补充也是不济事的,再说了靠人不如靠己。

再说了坐等靠自来就不是黄佳俊的性格,在军政部的协调下,在四川有召集的经过初步训练的新兵也开始向已经转移到大别山附近的新18师赶来。

新180由于在古宋河与鬼子对峙,所以被划归第五战区。

实在说,我觉得在大战开锣前对大势进行一点基本的介绍是必要的。大家说我是混字数也罢,怎么都行!大家看将来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