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西事件发生后的不久,墨清白的母亲患了疾病,不能看病救人。失去劳动力的同时,脸上也失去颜色。
她简单收好行李,回到老家农村,寄居在祖宅中。
老屋破旧,椽脊外露,墙壁灰泥已剥落,院内外杂草丛生,属于危房,无法居住。
墨影还是一脚踹开门,走进院子。
由于是冬天,又是晚上,墨清白又冷又饿,啼哭惊动四邻,村民认为是弃儿,点起火把,围了上来。
全是些留守老头子和老太婆,还有几个大孩子。
他们看到屋主人的后人回来了,没问那么多,就把他们带回家,热饭热茶地招呼着。
次日清晨,全村尚能劳动的老大爷们聚集到墨家,能上房的人,帮着翻盖瓦片,会木瓦的人,修门造窗,会泥瓦工的,粉刷墙壁。
就是那些老婆子忙着拔草,除去蛛网,总的来说,各尽所能,齐心协力,二楼小屋又恢复了往日风采。
那些老婆子送来自己种的蔬菜,送来自己种的大米,又送来肉和油,有了邻里乡亲的鼎力相助,墨影带着墨清白才掀开锅盖,过上了日子。
凡此种种都只是因为屋主人生前为良医,乡人为感谢而为,就墨影何德何能?
说到屋主人墨老先生,就啰唆两句,以此表达敬意,也了解一方人俗风情,同时影响墨清白一生。
首先说墨泼是镇上出了名的老中医。村里镇上的百姓一旦生病,他总是尽心竭力,全力医治。
有一次村里的一个老太太病重,又下雨,漫水桥过不去,进不了医院,他就赶着车去漫水桥,绕十几里路回村。
他来到病员家,对饥饿既无顾忌,更来不及换衣物,急忙给老太太诊脉下药,只为排解她的痛苦。
他离开时,既不收一分钱,又不要什么礼品,只言片语尽在乡里乡亲之手。自能此艺,乡人有难,对其信赖有加,理应出手相助。
现在他走了,但他所做的好事乡人至今未忘,都在乡里乡亲中,遇到困难帮一把也该帮。
有了众人的关心,墨清白和他母亲勉强存活。
此乃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之善举。
墨清白长大后,和村里的留守孩子们玩耍,管称野种。墨清白和他们据理力争,称自己有父亲。
大家都说他母亲长得好看,父亲自然多得不得了,墨清白听到这话,心里非常不是滋味。
说好了君子动口不动手,可他独善其身,却说不过那么多人,只有动武艺高强。
动武的他更是吃尽了苦头,他一人斗不过七八个伙伴。干不过还要和他们干,谁让他们说母亲的坏话?
因此,墨清白在成长过程中,谁家骂娘了,无论谁骂娘了,只要他听见了,就想扇人巴掌。
所以常常头破血流地回家。
墨影看到那样的情形,心里虽很痛,但又无法声张,终究都是小孩。
再说,那些孩子的父母都进城打工去了,都是爷爷奶奶代养,教育是个问题。
乡下的小孩历来都是散养的,三五成群聚在一起,你一句我一言,动辄就打。
今天要么是你受伤了,要么是他明天挂彩了,属于战斗小分队。
墨影别无他法,总是无法将墨清白每天关起门来足不出户,更无法堵住人家小孩的嘴巴,但看到自家孩子流着鲜血、委屈地回家,她心里又不是滋味。
后来,她将墨清白带回市区居住,但回到城里后,她却病情恶化,经常独自坐到天亮,并不时自言自语,越来越消瘦,脸色也变得更糟糕了,俨然是个疯人。
一天早上醒来,墨清白看到母亲坐在椅子上流泪,便抱住她说,“妈,您这是咋了?”
“清白,我还是带你回乡下好吗?”
“不好!”
“为啥子?”
“叔叔伯伯欺负妈妈,他们的孩子欺负我,我们娘俩受他们爷俩欺负,我不会去。”
“他们不欺负妈妈,也不欺负你---。”
“明明欺负了。”
“那不是欺负。”
“他们把你按在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