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隋唐天字七书> 第268章 官多赏滥终是虚,一代新人胜旧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8章 官多赏滥终是虚,一代新人胜旧人(1 / 2)

隋唐天字七书 流云舞天风 更新时间 2023-08-01

 李渊封的官太多太滥了。</p>

自太原起义,到入主关中,李渊收服人心,远近来归的一大利器和杀器,就是封官.</p>

甚至到了不分贵贱,无论贤愚,只要有一点可取之处,就先开个空头支票,封个官给大家高兴高兴。</p>

这是一种李渊特有的统战方法。</p>

当年破霍邑宋老生之战,攻防惨烈,李渊亲自见到尸横遍地,玉石俱焚,恻隐之心大动,况且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自己的家底,也经不起几次损耗。</p>

李渊下定决心,“从今已去,当以文德来之,不复用兵戈矣。”</p>

而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就是厚赏滥封。</p>

他曾经创造过一个非常夸张的记录,他利用自己写得一手好字的优点,亲自手写委任状,他笔不留行,一天之内,发出去的任命文书,竟然达到数千件。</p>

这引发了部下的质疑和劝谏,但李渊不为所动。</p>

他深谋远虑地回答道:“不希爵赏,汉室以兴,比屋可封,唐之盛德。……天下之利,义无独享,率土皆贵于我,岂不益尊乎?”</p>

李渊的理念朴素而实用。</p>

能够用封官赏钱解决的问题,为什么要花费大力气,流血牺牲去打仗?</p>

不得不承认,这种方法简单有效。</p>

利于迅速聚拢民心士气,给了久处沉闷下层之地的人,一线前行的希望。</p>

李渊之所以能海纳百川,快速成功,和这种大规模分封厚赏,带领大家一起捞实利的务实政治理念大有关系。</p>

但他封的官,实在太多了,李渊也非常喜欢赐封户数。</p>

虽然在他治下,是虚封,没有实际的含义,但如果满朝皆官吏,都是千户之家,就未免太骇人以闻了。</p>

事情已经发展到必须要拨乱反正的地步。</p>

李世民准备挑起这个担子。</p>

面向民间的虚封官员,更多是一种荣誉,可以先放置一边,况且,李渊亲自手写的告身,是当世不可多得的墨宝,本身也具有收藏和荣耀的价值。</p>

这一类,时间可以消减和抵消,不会产生大的障碍。</p>

但中央官员,却需要动真格,否则,李世民没有办法安排后来的人上位。</p>

这一刀下去,割掉了一大片韭菜。</p>

长安城中,中央官吏在武德年间,有二千多人,但李世民大刀阔斧,只留下了六百四十三人。</p>

一次裁汰掉三分之二的中央官僚,这种力度和决心,后世已经不敢想象。</p>

李世民虽然子承父业,但在这一点上,他却更像是一个新朝的皇帝。</p>

一朝皇帝一朝臣,一朝皇帝也有一朝的风气。</p>

李渊留下的那些告身,还是带来了现实的政治障碍。</p>

中央官员的调整刚完成,接下来,就涉及到地方官了。</p>

改革进入深水区。</p>

在隋末和李渊的武德年间,外放当官,是最让人恼火和难以接受的苦差事。</p>

因为当时,世道不平,叛乱迭起,离开长安城这个太平享乐之地,主政地方,指不定哪天就会遇到战争或叛乱。</p>

那有掉脑袋的可能。</p>

外放当官,生命,是没有百分百的保障的。</p>

因而,很多人,宁愿不当官,也不去地方主政。</p>

但现在情况不同了。</p>

李世民已经一统天下,太平可期,现在去当官,那是一件风险很小,收获巨大的事情。</p>

这就出现了一个奇迹。</p>

七千余人相聚长安城,几乎在同一时间,浩浩荡荡分赴全国,</p>

李世民创新了官员的考核和任命时间。</p>

李渊的政治理念和实务,基本因袭隋朝,集中于十一月至来年的春节,在长安城集中完成。</p>

这是一项庞大复杂而精密的工程,因为时间所限,经常出现纰漏,不便于操作。</p>

李世民改为不定时考核和任命,随缺随补,灵活机动。</p>

这虽然是一个小小的改动,却是贞观一朝政治的精义,虽然师古,但更要方便现实。</p>

合适的,才是最好的。</p>

正如在战场之上,李世民因时因势,指挥战术法无定式,龙腾虎跃。</p>

而在政治上,李世民也决不墨守成规,拘泥不化。</p>

他尊重制度,也遵循传统,但决不会被固有的制度限制。</p>

当旧制度已不适应时代时,李世民毫不犹豫地制定新的规则。</p>

不管在战场上,还是政治上,李世民实在是一代雄才。</p>

李世民要想尽力消除李渊留下的影响,就需要在朝堂之上,核心权力层构建自己的嫡系。</p>

他的方式非常简单,采取了混合共存,以老带新,然后新人当家的策略。</p>

任何的制度,归要到底都需要人去实行。</p>

制度是死的,推广、执行、考核、变通,都需要政治长才,而宰相群体,就是皇帝的智囊团。</p>

任何一个朝代,宰相群体的素养将直接决定国家的高度。</p>

六月初四,玄武门事变。</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