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完之后谈,谈完之后,就要处理实际的问题。</p>
双方互相交换以往扣留的使者,身负毒杀处罗可汗的郑元寿等人,也回归唐朝。</p>
此战之后,雁门、马邑重归唐朝,虽然突厥的势力占据了恒安,但相对于以往突厥可以将战线直推太原城下而言,李唐已经取得巨大的战略优胜。</p>
并且,唐朝占有雁门和马邑之后,开始深耕,精耕这块战略要地。</p>
他们开始在太原屯田,军粮,军需等都可以自给自足。</p>
但李渊的宰相们心胆俱寒,认为突厥强盛,早前李元吉放弃太原,乘夜亡命疾走长安;裴寂也一天仓皇奔逃几百里。</p>
这些惨痛的记忆,如在昨天。</p>
他们害怕屯田只是给突厥人做嫁衣裳,不同意长期开展屯田。</p>
屯田这面旗帜还能打多久?</p>
这在地方和中央形成了长期的争论,并且双方的观点完全对立。</p>
双方频频书信辩论,谁也无法说服谁。</p>
最后,李渊召坚持屯田的并州长史窦静入长安,和宰相们当廷辩论。</p>
窦静坚持自己的强兵富国之计,也坚持认为和突厥人,只有在战场之上的胜利,成为比他们更强者,才具备谈判的能力。</p>
他辩才无碍,李渊终于提升窦静作为代理并州大总管,正式同意并州大规模屯田。</p>
太原屯田加上雁门和马邑的回归,在河东建立了稳固的战略纵深,让唐朝面对突厥时,开始挺直腰杆。</p>
一升一降,突厥失去了马邑这个最重要的中转站后,除了动用大兵团作战外,他们再也无法肆无忌惮地直插太原。</p>
但他们保留了对恒安的控制,算是和唐朝在河东道,维持了一种战略平衡。</p>
河东道暂时无战事。</p>
突厥在关内道,那才可以直奔主题,省时省心省力。</p>
李渊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长安随时笼罩在突厥的铁蹄阴影之下。</p>
关内道控制权的争夺成为焦点。</p>
突厥在河东道的攻势消停下来,他们将攻击重心转向了关内道,直指李唐的心脏,京城长安。</p>
这给李渊带来了巨大的压力。</p>
从关内道入侵长安,传统上有两个方向,一个是从北面的延州(今延安)南下,一个是从西面向东直进。</p>
延州线本来是一条最直接,最容易入侵的路线.</p>
一是路程短,二是突厥人已经控制了南下的战略要地黄河,只要他们愿意,他们可以非常迅速地出现在长安城下。</p>
可能是天佑李唐,这虽然是一条最危险最直接的入侵路线,却只让李渊承受了最小的压力。</p>
这是因为占据延州以北,突厥的现在的首领是郁射设,他是处罗可汗的儿子,本来是突厥大可汗的继承人。</p>
但在隋朝义成公主和颉利的合谋下,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该属于自己的大可汗位置被颉利抢走。</p>
颉利可汗当然知道郁射设不服气,他需要把他远调自己视线之外,但又不能让他的力量过于膨胀。</p>
颉利可汗当然不愿意培养一个潜在的竞争对手,他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地方安置郁射设,那就是五原(今河套地区)。</p>
五原是颉利当年的封地,也是一块天然的宝地,启民可汗就是在五原起家,让突厥重新崛起。</p>
这块宝地,在李唐和薛举激战时,曾经派出特使宇文歆说服颉利,当时他还是莫贺咄设。</p>
要想破坏薛举和突厥的联盟,李唐除了用一贯的卑辞厚礼,许诺颉利子女玉帛以外,他们还开了一个让颉利无法拒绝的条件,那就是割让五原之地给他。</p>
虽然当时五原之地并没有多少汉人,李唐也没有力量去征服和管理这块宝地,但这是汉人传统的领地,也是颉利父亲启民可汗赖以起家的风水宝地。</p>
对于颉利和突厥而言,李唐正式承诺颉利对这块土地的所有权,既是一种象征,又具备实际的价值。</p>
颉利无法拒绝,他也没有拒绝。</p>
他撕毁了和薛举共谋进攻关中,占据长安的盟约。</p>
并且,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他还派了突厥骑兵,参加了李世民和薛举大将宗罗睺的第二次浅水原之战。</p>